“兵法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今这个时候已经差不多了。”
元徵除了在楼妙仪的事上之外,已经给了楼家足够的体面,甚至恩赏都远超过宗室们。
过多的恩赏是天降富贵,也有可能是把人给架上火堆。尤其这家子还没有多少和恩赏配得上的功劳的时候。
有人投靠在门下,想要从楼家这儿获得好处提携。当然也有人,尤其是宗室们,对此火冒三丈。
想要这家子覆灭的人不在少数。
这是元澈当年和他说的话,与其正面针锋相对,不如煽风点火。
就算到时候动手了,大快人心之下,收拾局面也相对简单的多。不会闹出太大的动荡。
这些年元徵也一直在抬高成太后的地位,帝太后和皇太后在宫里已经完全平起平坐。甚至大场面上,更倾斜于帝太后。
而成太后从早年到现在,一直都在朝堂上。好几件事都有她的影子。
她在朝廷里积累了一定的威望。
若是有事,她也可出来。
成太后看他,“既然下定了决心就去做,瞻前顾后,反而成不了大事。”
元徵听后微愣,随后低头,“阿娘教训的是。”
成太后扶着头,“楼玟这些年,倒也做了些事。”
“只是可惜”
只是可惜皇帝和权臣,从来都不是并存的关系。权臣若在,皇帝便要如芒在背。皇权也不得畅通行用。
所以两个只能存一个下来。
她笑了笑,没有把后面的话给说完。反正就算不说,彼此也知道。
元徵来告知成太后一声,他起身,“我去看看妹妹,她现如今要定亲了,还吵吵闹闹,实在放心不下。”
成太后定定看着他,“你是天子,也已经长大了,大道理教你读书的师傅,已经说过了无数遍。我也不在这上面说太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自己心里该懂。”
元徵脸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呆愣。
要不然俗话怎么说知子莫如母。有些心思,他自认没有在面上表露过半分,却被母亲觉察的一清一楚。
元徵有些无所适从,但成太后已经不管他了。
明棠正在安抚哭闹不止的雁雁。雁雁已经长得半大了。战乱的年岁,对孩子从来都是揠苗助长,恨不得几年的时间,就从襁褓里的婴孩,一下就成了人。
不管南北,男女都是几岁就可以成婚。皇家更是比比皆是。
元澈这样的,都快要一十了,都还没有娶妻,甚至连侍妾都没有的。是旷世难得。
女子们也多得是八岁上下就纷纷嫁出去了。
雁雁照着如今的世俗眼光去看,早已经过了婚配的年岁。是个可以出嫁的大姑娘了。
但是雁雁对出嫁很恐惧,身边的傅母等女官安抚她,说天家公主下降臣子,依然是高高在上,公主是君,驸马都尉是臣。也不和婆母等一大家子的夫家人住在一起,另外开公主府,公主府里还有公主家令等由朝廷任命的官吏。就算夫妻实在相看不下去,公主在公主府内也可以过得肆意。
也不用和平常贵妇那样,头痛妯娌婆母等俗事。就算是公婆,也只有公婆去公主府拜见公主,臣子的礼数一样都不能少。
至于和其他公婆一样,受公主侍奉。除非是狼子野心谋权篡位了,否则想都别想。
雁雁任凭傅母如何说,就是恐惧到瑟瑟发抖。
明棠过来的时候,雁雁一头扑到她怀里,“姨母,我不要出嫁”
话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