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知道的是, 这家人的具体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 某日,遇到了一位岁数较大的老妪在墙根下晒夕阳, 她上去攀谈了一下午,终于弄清了明家人的情况。
老侯爷明正德上面四代都是单传, 论起来,还是新帝的表叔,因为,明家第三代当家主母是一位公主,这个公主也就是他的祖母。
公主只生了一子, 就是先侯爷, 身体不是很好,当时世家女都在夹着尾巴做人,所以,公主就想给自己儿子聘了一位书香世家的女子当媳妇儿。草根出身嘛,为了给后代子孙改换门庭, 世家女不能要, 那就只能找读书人家了。而且这女子家世还不能太轻,得和小侯爷门当户对才行。
然后就选了当时帝师家的女孩儿,姓孔, 自封是圣人后人,不管真假吧,庆帝那时为了江山能坐稳,天下读书人能归心,即便是假的,他也给封了个真的。
这家世牛吧,公主就是看上了这个才想给儿子聘回来。人家孔家也不扭捏,还真就把嫡出女儿嫁过来了。
等媳妇儿娶回家后公主才发现,孔家特么的家教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新媳妇儿她不识字啊这可坑了个够呛。
那怎么办呢让小侯爷教呗,小夫妻红袖添香也有情趣儿不是,家里的藏书足够让人教出一个知书达礼知情识趣的女主人。
小侯爷身体不是不好么,十五岁成亲,一直到二十三岁才得了一个儿子,三十二岁就没了。
所以,孔氏只学了十几年,实打实算下来不过就是五六年,中间几年管家理事照顾孩子,闹腾的没怎么学,后边儿几年小侯爷精力不济,没怎么教。所以孔氏就学了个半吊子。
公主早先失了丈夫,中年又失了儿子,伤心之下又病了。但是孙儿正德才十岁,明家也再没个可支靠的亲眷,孔家那儿实靠不住,也就图个名声儿好听。孔氏和丈夫感情好的很,丈夫一过世,把孔氏的半条命也带走了,她支立不起门户啊。所以她不能死,只能撑着活下来。
明正德十三岁,出了孝,就该相看人家了,公主为了不娶回来另一个孔氏,硬是拖着病躯到处相看人家姑娘。
然后,看中了谢相家的孙女儿。一来,谢相门生众多,儿孙也不少,和谢家结了亲,以后这些,都可以是孙儿的助力。二来,谢家有女学,谢家女儿都要读书,且才名出众。三来,这个谢家虽不是世家,但族中老幼口碑都不错,女子犹贤惠。
谢家磨不过公主的再三登门,只能应允,嫡长女是舍不得填进这个侯府的,只能把嫡次女填进来。谢家长女温柔敦厚,宜室宜家,且心有谋略,是给皇家准备的。次女天真烂漫,喜诗书,善丹青,天然一股出世之姿。
十三岁订婚,十六岁完婚,小夫妻两个志趣相投,情投意合很是过了几年快活日子。一直到二十四岁,公主过世,谢氏还是没开怀过。
出了孝,谢氏就开始寻摸起合适的妾室了,她进门七八年,要是能生早就生了,明家一脉单传了几代,万不可断在她手上。
寻了三个良妾,皆是出身清白之人,且都善诗书,性情温顺。
可惜的是,这三个良妾纳进门后也皆无所出,眼见着侯爷到了而立之年,膝下仍无一子,孔氏就急了。佛也不拜了,神也不拜了,只想让儿子生个儿子。
纳田氏属实是个意外。田氏上有五个兄长,下有两个幼弟,家里有个铁匠铺,一家人以给人打铁为生。
铁匠铺的收益有限,养活不了这么多张口,所以田氏的三个兄长一个当了杀猪匠,一个当了走街串巷的货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