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总跟他说“小江,秦经理在技术上很有实力,你们俩刚好可以互补。”
他也算是跟着大老板身边混了几年的人,既然人家心腹来了,自己还杵在这里干什么他说“方总,我还是希望去做物料这一块。关于翻译这块,小肖和小陆语言都不错,他们能够帮助秦经理做好国产化的工作。物料进口上还是缺人的。”
这么一来小江把这个尴尬的职位给推了出去,本来方总在让小江接手的时候就对他心生不满,他本来是不想从老东家那里挖人过来,不就是小江烂泥糊不上墙,他才让老秦不远千里过来吗
其实方总并没有挤走巧珍,给秦经理腾位子的意思,可在下面的人眼里,就是这个样子,方总为了安排自己的心腹,赶走了林巧珍。公司里难免有风言风语,方总作为空降的领导,身边也没个心腹,没有人告诉他。
秦经理是有技术,也有经验,他的经验都是国企的经验。当他看了一遍巧珍留下的那些资料和做事逻辑,直摇头,难怪国产化推进这么慢。什么都听外国人的,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老外的很多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什么都答应,任务肯定完成不了了。
秦经理把资料整理了一下,上了方总的办公室,方总听见自己的老伙计说的这些,双手撑着头“老秦,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看起来已经被这个决定耽搁了这么多的时间。你这里能抓多少时间出来就抓多少出来”
“方总,您放心我这里一定尽自己所能”
汉斯在会议上听了老秦的观点“所以,以后中国产的c车和德国产的c车,从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秦经理请小肖翻译“不能这样说,有一些关键性的指标需要保持,有一些就显得苛刻了,我们可以让这些供应商过来,但是他们的下游供应商呢总不能把德国二级三级供应商都叫过来吧这就是之前我们整个国产化进程太慢的原因。”
老塞坐在那里,他已经没有办法听下去了,几年过去了,他再次听见这个说法“我们之前的本地化不慢,每一个环节都很紧凑,很少有浪费环节。跳过其中几步和做对每一步完全是不同的。如果这个产品是用c的品牌,我们不会同意降低标准。你所说的问题,我们在ckd阶段,就讨论过。除了组装的地点不同,我们的产品质量,跟德国总部生产的是没有区别的。所以不需要拿出来讨论。”
“我们可以先做到国产化,有些实验可以在量产之后补做。”
“如果做出来不合格,浪费成本不说,还有大规模召回风险。”老塞简直不敢相信,“我想确认一下,你以前是做汽车的”
秦经理一下子脸色变了,这个老外太过分了,他站起来“我们的时间节点放在那里,这种要求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我不会放弃关键质量要求。”
老塞站起来“如果你能决定,要技术标准做什么我们技术提出的要求,希望你的100执行。”
“当技术提出标准不切实际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讨论”
老塞对林巧珍的离开憋着一肚子的火,又遇到一个要挑战标准的“怎么叫不切实际,这个车型本身就是就普通的车型,可不是我们集团里的高端车型。或者说它在德国已经算是接近淘汰的车型,如果连淘汰的车型你都做不好,你们还能做好什么样的车子合资有什么意义”
老塞转头看向方总“fang,这就是你找过来替代jane的专家他的专业性比起jane差太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