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宫里的中秋家宴,应该是命妇随丈夫出席的,顾夫人没随东伯侯去,已经引得一些人非议了。
此后,平阳侯家的世子喜得麟儿,办了满日宴。
东伯侯府自然也收到了请柬。
往年这些人物,都是由当家主母出门走动,如今顾夫人不在,柳姨娘就自告奋勇,说要代替夫人出门。
老夫人正好想扶一扶她,也就答应了。
哪想这一去,京中的命妇圈子压根不承认柳姨娘。
柳姨娘还这么高调的代替顾夫人出席宴会,以为能取而代之,可那个圈子,她临门一脚还没插进去,就被打回原形。
知道她是从烟花之地出来的姨娘后,当下拉下脸来,恨不得直接把她赶出门去,眼不见为净才好。
几个人还轮番敲打一番,把柳姨娘羞辱了个遍。
最终,柳姨娘宴会上把整个东伯侯府的脸都给丢光了。
那些命妇和顾夫人都相熟。
即便顾夫人再怎么勇悍,那也是定北侯正儿八经的嫡女,是东伯侯八抬大轿,明媒正娶娶进门的妻子。
像她们这样的人,本就是十分看不惯这种爬主子床还不懂得夹着尾巴做人的侍妾。谁家院子里没个闹事,看不顺的贱人勾引自家夫君啊
更别说是柳姨娘这种放良的女人。
她们不仅觉得柳姨娘不配出席,甚至还觉得东伯侯府是故意的。那平阳侯的夫人也是个性子烈的,第二日就把东伯侯送的礼尽数退回,这才把事情闹大。
家里没个主母确实不顶事。
老夫人年纪已经大了,操持不了,更不能把中馈交给柳姨娘,所以本打算任由顾夫人自生自灭的老夫人这才携子前来,算是“请”顾夫人回去。
顾夫人不肯。
她不肯再受这个委屈了。
对于柳姨娘和东伯侯的关系,顾夫人本就意难平。不过这么多年过去,孩子也大了,才渐渐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谁知,顾时蔓一死,事情又变得不同。
柳姨娘痛失爱女,整天哭成累人。那顾时蔓怎么说也是东伯侯的女儿,东伯侯自然不会冷心冷情至此,任由柳姨娘一个人哭的。
总要去安慰安慰。
一来二去,次数多了,柳姨娘又开始得宠了。
府里的风言风语开始多了起来,说这是柳姨娘的第二春。虽然死了一个顾时蔓,但难保后面还会生下一个男孩来,继承侯爷的香火。
那个时候,顾夫人心如死灰。
这些事情,稍微一想,她就怄得要死,甚至没脸和女儿说,只得一个人生生忍住,后面终于鼓起勇气搬出来了。
这才是始末。
之前受的那些委屈,没人问过她半句,凭什么需要她的时候,她就得回去收拾这个烂摊子
女儿已经嫁人,虽然信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但目前看来情况良好。
她的心愿已经了了半个,继续留在这儿跟女儿过小日子也不错。
儿子嘛,东伯侯府就他这么一个男丁,爵位不传给他还能传给谁就算柳姨娘真能生出一个男孩来,顾时谦那么大个人了,还争不过一个小豆丁
顾夫人一点也不担心他。
他再不出息,这一生也是个潇洒多金的纨绔,衣食无忧。
顾夫人是不打算让他出人头地成材的,能活着就行。
这样一想,好像没什么牵绊了。
顾夫人站起来,掷地有声“我说了不回去便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