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拿下山买物料做的借口,自觉戏要做全套的燕道士随即回屋将要买的东西悉数写了下来记在纸上,歪歪扭扭的小字顺溜一排写满了整张纸还不见停。
韩儡儡摇着折扇在旁看着都不由怀疑两人能否将这些东西带回来。
山下市集。
因着清晨那场大雨以及天上聚久不散的阴云,卖画的李掌柜难得歇了一日没有出摊,只换了身轻易不穿的湖玉色袍子,手里拿着柄巴掌大的小折扇,悠哉悠哉的出门下馆子吃茶。
正值中元节前日,道路两旁满是摆摊卖元宝纸钱供香的,偶尔夹杂着几个卖吃食小玩意的。即便是天色看着不怎样,但街上的人却没见减少几个,人来人往仍是肩膀擦着肩膀的走。
郭北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卖物件的铺子却是最齐全的,附近村子的人也爱来这里做买卖,若是遇见节日,人更是只多不少。
人多了嘈杂声也多,各式吆喝声不绝于耳,其中还是数卖纸钱的吆喝声最多。听着人气旺极了,不讨厌。
李掌柜在这样的街面上走走停停,看见熟人就打招呼遇见稀罕玩意儿了还会买两件。然走在这样的人流里一个不留心,攥在手里的折扇便被人撞了掉。
道声无碍捡起折扇后,李掌柜揉了揉因着弯的用力太过有些酸痛的老腰,小声嘀咕了句还好没带夫人出来。
涂了山水画的扇面已然溅上泥点,被这么一打岔他也没了接着逛的心思,便提着买来的小物件拐进常去的客栈,和熟识的掌柜打了声招呼后随意寻了张临街的桌子坐下,看着外面人来人往也不失为一种趣味。
客栈掌柜是个中年人,为显精明特意续了两撇八字胡,说话也爱捏着嗓子,但人却极为不错的。因着常来,所以给他上的花生米总要比旁人的多。
李掌柜本不爱看人也不喜热闹,比较之下更情愿待在房中画画折纸人,但夫人喜欢。
花生米吃了小半,茶水喝了半壶时,客栈里来了个穿着青灰衣衫带着书生气的后生,方一开口便觉有些熟悉。待眯眼将人看仔细后,认出了是昨日趴在画摊前的老实人。
见客栈掌柜似要为难收那前来收账的老实人,李掌柜朝嘴里扔了颗花生米嚼巴嚼巴朝那边走了过去,乐呵呵的帮人解围。
和客栈掌柜告别后,将杵着直道谢的老实人扯到街面上,李掌柜问“后生,你收完账去哪儿”
宁采臣又是一番道谢后,回道“收玩账后准备回去交差。”
说话间有送葬队伍经过,白色纸钱好巧不巧的被风吹着高高扬起,朝着两人站的位置飘了过来。
李掌柜便又拉着他换了个地方站,留意到老实人背后书箱里放着的水墨画油纸伞,惊讶之际想也不想的便将手突兀的伸了过去。刚触及伞面又拐了个弯改为帮他拍掉落在上面的白圆方孔纸钱。
宁采臣笑容腼腆的再次道谢,随后念头一闪,出口问道“老伯,你可知兰若寺在哪”
李掌柜还没来的及说什么,路过的行人便惊呼了一声,插话说“你问兰若寺做什么”
宁采臣扭头去看忽然搭腔的人,刚想回答是为拜佛,就又被那行人用更大的声音抢了话“兰若寺百十年前就没了,据说那里有鬼还有妖怪,吃了好多人呢。”
听见有人提及兰若寺,附近的人都围了过来,探头探脑的盯着李掌柜和宁采臣直看。
李掌柜有心想带着他离开,却不知何时被定了手脚且口不能言,只能呆在原地看着宁采臣被人忽悠。
但也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