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寺里,陆蔓与淑宁闲聊,他全程在旁作陪,含笑听着,却没有半分不耐。
听闻,他十二岁便考中了童声,十四岁成为秀才,是潞安府最年轻的小三元
听闻,他在家中开设私塾,教导家人识字。
听闻,他在府学得夫子看中,次次名列前茅。
陆蔓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知道他这么多消息。
原以为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即将命运交融
这个夜晚,于舒文也在想着陆蔓。
他虽有猜测,可是真切地听到奶奶开口确认时,还是震撼莫名。
于家人不知陆家的分量,自己却清楚陆征的能量。
他是永安帝的老师,官居太子太傅,即便赋闲在家,也能一封奏折上达天听的人物。
于舒文原以为,自己能成为他的学生便是上天开挂了,没想到还能有这般的神展开。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于舒文便断了自由恋爱的心思。
如今礼教虽然不如几百年后那般苛刻,却也不像前世那般自由。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同龄女子,如何能发展出感情。
更何况,爱情只是多巴胺分泌产生的刺激性感受,所有的爱情最终都会变成亲情。
作为一个理科生,他更擅长权衡利弊,断定得失,他无法想象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既如此,便不必在意自己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人,于舒文相信自己会是一个负责任的好丈夫。
虽然与陆蔓只有几面之缘,但能看得出来,她是一个知书识理的好姑娘,于舒文相信陆家的家教,更不会去质疑老师的为人。
于舒文真正担心的是身份地位不同的两家人该如何相处。
他有自信金榜题名,让于家崛起成为大族,但这是需要时间的。如今的于家,在陆家面前,犹如蝼蚁之于大象
于舒文不想自己家人受人歧视,他想让于家人在任何人面前都能堂堂正正的挺起胸膛,若与陆家结亲,身份地位的不对等,必然带来各种矛盾,日后一家人该如何相处。
于舒文说出自己的顾虑,但显然家人并不这么想。
爷爷奶奶当即表示,将来成亲后,两人可以在府城定居,不必住在一起。
母亲也说,陆家教养出的姑娘了解官宦人家的人情往来,可以成为他的贤内助,这些是其他人做不到的。
至于家人相处,这些不必舒文担心,陆家对舒文有大恩,便是多照顾着人家姑娘,也是应该的。
自己在担心着家人,家人也处处为自己考虑,这种感觉很是温暖。
于舒文又问自己的妹妹,喜不喜欢那位姐姐。
于淑宁答道“喜欢,那位姐姐真好看,就像哥哥讲的仙女一样。而且她还给我讲故事,教我画花样。”
于舒文浅浅一笑“我们淑宁将来也会那么好看哥哥把她娶回来做你的嫂嫂好不好”
于淑宁更高兴了“是不是就像大嫂二嫂一样,哥哥你快把她娶回来,这样我每天都能见到漂亮姐姐了。”
孩子的直觉一向敏锐,若是真心对他们好,他们会下意识的靠近。若是假意,孩子的眼睛也能透过伪装,看到真实。
于舒文对于未来的规划,便是走上朝堂,成为统治阶级一员,实现自己的理想,影响进而改变这个世界。
自己未来的妻子,必定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才能跟上自己的脚步。
于家底蕴太过单薄,无论什么样的人家都是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