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推行许怀谦提议的多元化科举的事, 事先并没有跟朝堂商议过,全权交予了翰林院负责, 他们事先并未收到什么消息, 这会儿收到风声,还是因为翰林院要在院内施行各科学目才知道的。
别看翰林院掌管天下书籍,可翰林院里的一众学士也不是万能的, 这要开办各科学目, 就不得不去拉拢这类学科的人才,这一拉拢,京城就这么大块地,满朝文武都知道了。
知道后, 他们表示很不能理解。
“这才改革科举又改革”
“他们把科举当儿戏么”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还要在翰林院里开办各科学目,让新科庶吉士们去学他这是要坏我大缙朝之根基啊”
“我家孩儿进翰林是为了读圣贤书,为陛下分忧的,不是为了让他去学那些下九流, 做一些不知道所谓的事的”
“妄他贵为今年的新科状元, 没曾想竟然存着这般龌龊心思,他这是自己走上青云路,就要把别人的路都给掘了么”
“陛下糊涂啊陛下糊涂”
总之, 一时间, 满京城的官员都对许怀谦提出改革科举、改革翰林院的事怨声载道。
科举就暂且不说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改革了,重要的是翰林院
要知道, 翰林院可是个极为尊贵的地方, 从前朝废中书省设内阁开始,朝中就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进内阁。
没有了中书省, 就没有权力过大的宰相,一切决定权都在陛下与内阁手中,能进内阁之人,就相当于是拥有了一些曾经的宰相权柄。
虽说这个权柄现代被分摊了,可这并不妨碍他们把内阁之人,看待成执宰
天下读书,天下进士,谁不想进内阁,当一当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执宰
曾经的执宰只有一位,他们不敢肖想,现在的执宰却能有好几位,他们还不能稍微肖想一下么
而进内阁的首要条件就是入翰林,两朝延续下来,翰林院已经被人看作是内阁培训班。
一甲自行入翰林就不说了,人家学识好,应该的。
可是二甲三甲的进士们好不容易通过朝考,以庶吉士的官位进入翰林院,本以为他们走上的是康庄大道,结果还不等他们进入翰林院,许怀谦就给人家把路给掘了
他许怀谦倒是好,一甲进士,还是状元,直接就是翰林院编撰。
而庶吉士们却是要再学三年才能授翰林院官位,且多半都是七品起,比起他来还要差一阶,得熬不少的年头才能升到他的职位
庶吉士们都已经这么难了,没想到许怀谦竟然还不放过他们,要他们去学一些下流的东西
“听听,这什么钦天监的天文学,太医院的医学,连工部的建筑学都有这些学出来能干嘛去太医院当一个不入流的太医去钦天监当一个不入流的天文生还是去工部当个七品的给事”
虽说以前的庶吉士们也是要被分往六部各部的,可大多数的庶吉士们都是能够留下来的,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能直接问鼎内阁。
这给今年多少没有斩获一甲,家中子弟只考得个二三甲,但却考过了朝考,成为了庶吉士的世家豪族和官宦的家长们,多大的希望。
没考上一甲没关系,我们在翰林院里好好的学,他们未必没有后来者居上的可能。
可许怀谦这么一改革,这不是逼着庶吉士们去六部,甚至去一些不入流的部门。
去了这些部门,他们这辈子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