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67. 第 367 章 卫老师的新身份(3/4)
,以前咱们这里进城做保姆的多,附近有些嘴皮子不饶人的,就给我们起了个不太好听的绰号,叫什么保姆之乡。呵呵其实现在城里人都管这个职业叫家政服务,对吧服务行业也是社会一大支柱产业嘛。”

    卫昇忍着笑点了点头“对服务行业怎么了服务行业才是经久不衰的长红产业呢。”

    他好像知道该给这个钟官乡,打造怎样的i名片了。

    乡镇干部说的没错,钟官乡绝大多数年轻人包括中年人,几乎都在外面从事家政服务行业,乡里也和国内大多数人口外流的乡镇一样,只有一些留守的老人和儿童。

    这才是钟官乡眼红晚杜乡,却完全没办法复制“晚杜模式”最关键的原因他们没人

    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前,农村还是耕地最紧俏。二十年后的今天,人力资源居然比耕地资源更紧俏

    他们钟官乡有大片肥沃的农田,也有勤劳能干的农民,不怕吃苦的家政服务大军,可乡镇的干部们也知道,游客们想要的,并不是这些。

    乡镇的汇报会,最后开成了诉苦大会。

    带队的县领导坐立不安,这种感觉,跟他儿子语文考了51分,被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约谈的时候,咋这么像呢

    来的路上他还跟卫昇狠狠夸过钟官乡的“辉煌历史”呢,作为曾经的产粮大户,这个乡镇二十多年前可是他们县的“明星乡镇”。

    就是现在,虽然种粮食不赚钱,很多老百姓都进城打工了,可赚来的钱,还是带回了老家,在老家盖起了漂亮的小洋楼,好些人家都买了车,单看经济条件,钟官乡在他们县也不算是最差的。

    问题就是,这么大一片地方,实际给县里创造的经济价值,却没有多少。

    留守老人年纪大了,也种不了多少地,每年种几亩地的稻子小麦,收的粮食够全家人吃就行了,多了也种不了。

    前几年他们也想过办法,引进民间资本,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试图盘活钟官镇的耕地资源。

    谁能想到,后来全国上下扎堆都在搞土地流转,政策补助耗尽之后,当初那些流转土地的老板挣不到钱,一个个都跑了,最后没办法,乡里又只能把各家的耕地还了回去,中间还因为田埂被推平、各家的土地重新分配之类的问题,闹过不少矛盾,唉

    反正现在他们是怕了,再不敢随便牵头搞什么土地流转了。

    但这么多耕地就这样荒着,被农民拿来种苜蓿养猪养牛,也不是个事儿呀。

    土地荒不荒,他们倒不是很在意,但这样就没有政绩了呀

    钟官乡的干部们,眼下迫切想知道,卫老师的团队,会给他们设计出一条怎样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路线”。

    不管怎样,先表态再说

    反正乡里拿出最大的诚意,乡政府能调动的集体资产,只要不违反相关管理条例的,都可以配合卫老师团队调用。

    不属于乡里的村集体土地,他们也要尽最大可能去争取过来。

    总而言之,卫老师指哪儿,他们就打哪儿

    自己没办法搞钱,那就跟着会搞钱的人往前跑,准没错。

    看看晚杜乡就知道了,他们乡以前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懒汉之乡”,没想到财神爷从天而降,跟洒水车似的,把金元宝往村民们身上撒,他们居然还好意思叫苦连天

    这要换成他们钟官乡的乡亲们,累死也愿意好吗

    卫昇带着团队和产业办公室的人,在钟官镇考察走访了足足四天,隔壁等着他进组录节目的高辉都快急得跳河了,才算把这位祖宗给盼回来。

    回来了也不敢多嘴问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