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怎么也得去趟京师走个程序。
另外还有两项重要任务,第一是送银子进内库;第二是向朝廷汇报近一年来的平倭事务情况总结。
临行前,秦德威殷切的叮嘱说「这是幕府一年来,第一次派人去京师,而且当前又是个皇上苏醒、首辅更替的敏感时候。
所以京师朝廷所有人都会关注你,他们都会以为,你是代表我来的,我会通过你来向朝廷表态你要切记」
徐世安不耐烦的说「我知道了回回都是这些话要谨言慎行,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是不是」
秦德威很奇怪的说「谁说我要嘱咐你这些我的意思是,你到了京师后,尽管胡说八道,随便放飞自我,全都没关系千万不要拘束了自己」
徐老三「」
忽然间,他对京师之行的期待感又增加了几分。
远在浙江的聪明人,都能感受到京师官场的震荡了,更不要说站在风暴眼的人们。
司礼监掌印太监秦福和方皇后觐见完皇上,正站在仁寿宫正殿外面闲聊。
秦太监语气平常的说「夏言向皇上奏请,废止现如今内阁的集体决议法子,恢复到首辅负全责的模式。
刚才把奏本送了进去,等着皇上看完了后批示下来,不知道夏言是否能得偿所愿。」
方皇后摇了摇头,」夏言想的很好,但这个奏请其实很难获准。圣上估计很欣赏这个内阁集体决议的法子,怎么会主动废除」
秦太监却有不同意见,「我的看法相反,皇上应该会准许夏言的奏请。
其一,皇上让夏言回朝,如果不给夏言权势,和初来乍到差不多的夏言,势力暂时也没有恢复,拿什么去做皇上想做的事情
其二,皇上精力有限,只怕没有精力去控制那么多人了。而恢复首辅负责模式后,只需要控制首辅一个人就行了。」
都是聪明人,话只说这么多,方皇后也就明白了。皇帝是个什么别扭性格,大家也都很清楚。
对于昏迷失控后形成的权力格局,或者叫既得利益格局,嘉靖皇帝肯定没有安全感,或者说皇帝讨厌失控感。
如果皇帝现在完全恢复健康,肯定就亲自大刀阔斧的亲自动手调整了。
至于说皇帝想让夏言做什么事,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无非就是打碎皇帝昏迷后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方便皇帝重新掌控朝廷,或者干脆就说,让心胸不开阔的皇帝能够安心。
不知过了多久,另一个太监黄锦拿着奏本,从殿里出来了,对秦太监和方皇后禀报说
「关于夏先生的奏请,皇上准了。待娘娘代批了后,就下发回内阁吧。」
名义上还在摄政的方皇后不想代批这个奏本,但皇上点头了,她也不得不照办。
以嘉靖皇帝的性格,她如果敢矫诏,只怕没两天就要被废了。
秦太监虽然又算对了,但是也高兴不起来,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如果某人早听自己的,哪还有这么多烦恼
夏首辅这个奏本重新下发回内阁后,次辅严嵩率先向夏首辅表示了祝贺,恭喜夏首辅重新正式执政
夏言却没搭理严嵩,只看着张潮说「圣主目光如炬,洞鉴烛照,内阁有所偏差之处岂能不察」
直到现在,夏言才心中大定,终于可以确定皇上是支持他夏言的,甚至不惜剥夺一点秦德威的利益。
内阁集体决议制度名义上是多人表决,票数多的获胜,看似很公平。
但实际上任何投票或者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