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礼部尚书人选的议论,今天到此应该就暂停了,下面该接着说说重头戏吏部尚书的人选。
正当这时,角落里忽然有人举了举手,“我还有一个提名,与诸君共议。”
众人转头看去,这不是最近任满回京的王以旂又是谁这王以旂是正三品,当然也有资格站在此地发言。
大明有三十来个督抚,都算是朝廷外派官员,不是地方官。但并非每个督抚回京时,都能凑巧碰上廷推的。
王以旂想起了秦师侄的嘱咐,咬咬牙说“我推举左都御史霍韬为礼部尚书”
雾草啊东朝房里顿时一片哗然,这个提名确实出人意料,但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众人这时才发现,意识里居然还有这样一个盲点
大家推举礼部尚书时,都忽略了左都御史霍韬
霍韬是正德九年的会元,早年间也是有词臣出身的,虽然时间很短暂
但有出身就是有出身,同样具备礼部尚书资格
而且从左都御史迁礼部尚书,不算贬官,程序上完全可行
所以综合分析起来,具有礼部尚书候选资格的人里,被忽略的霍韬居然是最大的那一位
大家只想着霍韬会去争吏部尚书,却忘了他也有礼部尚书的候选资格
但此时此刻,被提名的当事人霍韬脸都黑了。
你们真是够了这是要瞎搞个几把啊老子的目标吏部尚书你把老子往礼部尚书这里扯什么啊
左都御史与礼部尚书比较起来,当然左都御史实权更重。
但礼部尚书的优势和词臣差不多,就是与皇帝距离更近,有利于拉关系,等到机会后可以一步入阁。
可是对大礼议功臣、嘉靖皇帝的老战友霍韬来说,他不需要通过当礼部尚书来拉近与皇帝的关系
对霍韬来说,只有吏部尚书才是值得他争取的
“扑哧”户部尚书许赞身为另一个吏部尚书的有力竞争者,忍不住笑场了。
他在官场混迹了四十年,无论遇到多诡异的情况,也不会失态的,除非实在忍不住。
人人知道,这次其实就是霍总宪与他许尚书两个人争夺吏部天官位置。
万万没想到,还有这种神奇的演变,最大的竞争对手霍韬居然莫名的被扯到蛋了。
所以礼部尚书候选名单从双雄对峙,变成了三足鼎立
要论起官场地位,现在的霍韬比严嵩、湛若水强了十条街啊。
此时东朝房里不缺乏计算机敏的人,心里已经迅速开始盘算起各方的支持势力对比了。
至少支持许赞进位吏部的人,绝对会支持霍韬去礼部
部分夏言的党羽,在没有明确统一思想的前提下,只怕也乐见霍韬去权柄较轻的礼部
支持霍韬的人,此时只怕内心分裂的很,其实礼部尚书也不错,要不要考虑一下
从嘉靖皇帝的角度来看,霍韬这样的老战友,当个距离更近的礼部尚书,是不是更合适
这么计算下来,霍韬被推举为礼部尚书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本来就很浑的水,被搅得更浑了。
暂时没人公开发言了,都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忽然有人对王以旂问道“我听说,你是秦板桥的师叔”
王以旂苦涩的点了点头,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心情如此苦涩。
“哦”众人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正主是这位,那就不奇怪了
随即又很不能理解了,秦德威不是让王廷相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