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过程中,施工队也拉起来了,徐师傅也自己常年合作的班底,沈丽姝也有用习惯了的工匠,而修建庄子这种大工程,人手多多益善,两方人马放在一起刚刚好。
但显而易见,徐师傅的团队配置更成熟先进,人家有承接庄子这类大工程的经验,知道出去做工要解决吃住问题,团队中就有会后勤统筹的,不消主家操心,他们自己统计好人头,就去找了边上的庄户人家,商量好借住吃饭的时间和价格,沈丽姝回头只需要结账。
他们谈成的价格也很合理,直接找到保正,说明是这片地的主人要建庄子,保正一听老主顾了,不能宰人啊,遂召集村民让商量个合适的价格。
很快人员就位,热火朝天的开始打基地。
开工前期,徐师傅经常两边跑,既要去施工现场监督指导,还要抽空跟甲方继续抠细节,忙得团团转,等设计方案最终定稿,他也就长驻施工现场了。
沈丽姝对他也是越来越满意。
不过作为庄子的主人,下面的人再靠谱,她也不能安心当甩手掌,开工后也是频繁来往于汴京和睢县之间。
为了保障她的人身安全,沈大伯沈二伯俩兼职保镖每次都得同行,家里的门房朱伯几乎就成她的专职司机了。
就这样整天进城出城的,索性把买车计划提上日程。比计划中提前了一段时间,过程倒也顺利,沈爹托了熟人帮忙相马。
马是活物,可不能一味的追求性价比,沈丽姝他们在内行的帮助下,买到一匹正值壮年、健康状态良好的棕马,已经很满意了。
这天,沈丽姝又坐着自家马车去睢县。
官道上不见几个老百姓,因为这会子满山遍地都是小路,老百姓都习惯了抄近道,并不是说官道禁止普通人同行。
不过普通人走官道也确实要多注意,碰上官差的车马需要提前避让,不可以耽误人家公务。
感受到身后的马蹄声和尘土袭来,朱伯忙跟车里头的人打过招呼,就熟练的指挥和他一起赶车的沈大伯去边上让路。
他听得出来,这动静不是一两匹马能做到的,身后的不是出城办事的官兵,就是达官贵人的车架,都是他们需要让路的对象。
沈丽姝也有经验了,默默按住车帘子,尽量不让滚滚的尘土飞进车内。
停在路边等了两分钟,后边的高头大马已经赶上来了,沈大伯捂着嘴对着车内道“那几个骑大马的瞧着是侍卫,护卫着中间一辆马车。”
那马车十分豪华气派,饶是他们在汴京,也不是天天可以看见的。沈大伯很想跟侄女八一八,奈何自己词汇量稀缺,只能作罢。
沈丽姝看不到这热闹,但耳朵听见了络绎不绝的马蹄声,想象了下有钱人的快乐,最后提醒道,“现在灰尘一定很大,咱们再等片刻,让前边的车队先走。”
沈大伯和朱伯也不想跟在别人马蹄后面吃灰,很是痛快的应了。
结果前面的车架非但没走远,反而慢慢加速直至停下,一个侍卫调转马头朝他们而来,速度之快,沈大伯和朱伯都来不及反应,只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请问车内是沈家小娘子吗”
沈大伯和朱伯被这架势吓得面容失色,沈丽姝却听出了两分熟悉感,果断掀开车帘,“是秦大哥啊,你们这是跟程公子出城”
她和小伙伴当年更熟悉的侍卫大哥柳丛已经升职加薪了,去了禁军当校尉,听说官职不是很高的样子,但承平年间,又是在中央当军官,活少钱多离家近,日子过得可滋润,柳大哥如今娶了老婆生了儿子,上个月还呼朋唤友去他们那撸串。
后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