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家境不如徐家,只能说是家境殷实,有能力供养出一个读书人, 却没能力帮他在京里买房置地, 入京三四载, 他仍借住在官舍。为着他那一腔孤愤之性情, 京中官员少有人想与他结亲, 就怕被迁累的仕途与性命, 致使他至今仍孤然一身。
礼部的给事中, 乃是比工部众官员都清闲的官职, 虽有权力上折子,不过他已深知, 上折子无用了,遂只求离了这个闲职, 去到地方,哪怕做个小小知县呢, 也比留在礼部有用处。
折腾了几年,可算是折腾明白了。
可喜可贺。
于是徐知安将魏守重邀至家里,在外院支了一张桌子,让贺嫂子置办一桌酒菜,两人坐下对饮。
若要外放,官员是不准在祖籍之地为官的,先时高祖有令, 南地的官员不许在南地为官,北地的官员也不许在北地为官,南边的要往北去,东边的要往西去,免得官员们与在籍地的乡绅豪富勾结起来为祸。
两人思量了一回,今科取仕,那么此时图个外放就容易许多,再依据历年来的成例,以及魏守重这几年攒出来的名气,大抵是往太原或是陇肃之地去,总之,一定是许多人都不愿去的地方。
有很大的几率在陇肃之地,为的就是将他远远的打发了,让他不能在朝中横冲直撞的瞎搅和。
那确是个极苦寒艰难的地方,一旦去了,年是挪不动了,若没人愿意去接任,在那里待个十年八年也是有可能的。
魏守重举杯饮尽,荡然说道“去,便去吧。”
徐知安与他共饮罢,也点头“若真是此地也好,你去比别人去更好。”
这声也好,让魏守重惆怅不已,昔年两人曾笑言,若为了官,无论去到哪里,两人都相携着去,谁知真入了官场,才知其中艰难,万般事全不由己,笑言终归做了笑言。
徐知安也怅然,然他深知务民事,不止仅外放一条路,也不在一府一地,他如今的职务,若专精于此道,亦是务民事,也是事功。若与魏守重这样说,他必是不解也不赞同的。
最怅然之处,他们两个相交多年,终只是能托生死的知交,却难成心灵通达的知己。
岂不是人生之憾事
再共饮几杯,敬我们同行了这一路。
金榜题名日,常姐夫与陈小郎的族兄皆在榜上,另外几人都未上榜。
都是年轻人,未上榜,虽有失落,却不见颓意,说起来,强如忠肃公,那时也是落过榜的,可见,一次的成败得失并不能全然否定他们的一生,只是时运不济,或是学识尚不扎实的原故。
今次落第,下次再考么。
中了进士的仕子等着吏部授职,未中的举子,一部分返乡回家,一部分仍借居于京中,等着三年后再考一回,还有一些,久试不第,不得已,开始四处往来打点,想谋个举人为官。就算是去做偏远地方的小县令县丞,也比一次又一次无望的结果要好。
正经进士,朝廷一般不会将他派至边远地方为县令,若派任,也是熬过几年新手期后,直接委以知府等职。或者,是因为担了某些罪责,被旨贬至边远地方为官。
而举人谋官,吏部也会斟酌着将人发至一些边边地方做官,若政绩突出,若可破格提拔,若政绩平平,许是终其一生,都在六七品任上,不得进迁。
对于久试不第的人来说,这也是一条出路。
常姐夫的官职下拨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