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却不能理解“嘿,我不明白,父母不都是希望孩子好的吗我还听过一句话,叫什么望子成龙的,既然要达到那个程度,自然得有相应的付出”
“我不否认付出和收获等价。”库洛里多都感觉到了和李斯特沟通的困难“但是小荆的目标本来就不在那里。”
“什么”李斯特飚出匈牙利语“既然他有那么天赋,凭什么你们要限制他的上限他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鸡同鸭讲。
两个人的沟通点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李斯特的逻辑能做就做到最好。
狗卷荆既然要弹琴,又有天赋,那自然就应该成为钢琴家,现在就应该去尽力开发天赋,获取最大的利益,将所有的时间投入到钢琴中去,往死里压榨自己。哪怕都批评“除了技术一无是处”,那也起码还有技术可以称赞的地步。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成为众人只能仰望的天才。
李斯特不仅对狗卷荆是这样的要求,对他自己也是这样的要求。
他不否认他有打造神童的私心,但他相信,自己的私心和狗卷荆的成长没有冲突,他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然而事实并不是李斯特以为的。
库洛里多心里叹了口气“并不是限制他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小荆现在还需要多体验生活,我让他弹琴的初衷是希望他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多体会这个世界。”
李斯特更不明白了“所以弹更多的曲子不就更好了”
库洛里多“”
“所以你给小荆加课这件事,肖邦知道吗”
“嘿”李斯特情绪上来了“别拿肖邦来压我”
库洛里多依旧试图心平气和地跟他协商“毕竟肖邦是小荆的启蒙老师,我觉得他的意见也很重要。”
李斯特在那头却掀桌了“你在扼杀一个天才”
匈牙利人单方面宣布不欢而散。
库洛里多只是无奈又好脾气地笑。
他当然很感谢李斯特对小荆的看重,但小荆不能按照李斯特安排的路子走。或许他的未来会选择和音乐相伴终身,也不应该是现在就由李斯特来替他决定和选择。
在小荆还没有学会自己表达意愿的时候,不该由其他人来替他抉择。
库洛里多不行,肖邦不行,李斯特甚至凉子和雅也都不可以。
他们所有人的期望都要在狗卷荆的个人意愿之后。
肖邦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因为李斯特刚把库洛里多的电话撂下,就率先找肖邦去告状。
在这方面,匈牙利人幼稚得像个小学生。
波兰人也头疼,李斯特对狗卷荆的喜欢多得有点超出他的意料。
“李斯特,冷静一点。”肖邦放下了手里的谱子。
这位高傲的钢琴家,已经理念不合上升到了地域层面,肖邦赶紧制止,以免他说出言不由衷的话。
“我很冷静”李斯特吼了出来,“就是因为小荆他现在年纪还小,所以才要抓紧时间练习,趁早打出名头,他们怎么就不理解”
“目光短浅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李斯特的想法,是欧洲这边走古典音乐的人常走的路子,包括李斯特自己,都是走这条路出来的钢琴家。
而古典音乐近年来在欧洲迅速发展,尤其是这两年上层贵族和浪漫社的冲突逐渐显露,他们试图培养出属于他们的音乐艺术家,于是各种音乐比赛层出不穷,参加比赛的年龄逐渐下移,今年年初的时候还有一个只有10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