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读完后便对眼前的后生更为喜爱。他收起信,瞅了眼刚才一直凑在自己边上探头探脑的文哥儿, 抬手薅了把他的脑袋,笑道“往后可不能随便偷看旁人的信。”
文哥儿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要是换成旁人,他自然不会胆大包天地偷看,李东阳不同, 李东阳和许多人的往来信件都属于半公开状态, 遇到特别有趣的还会带到文会上传看。
纯属朋友圈公开可见
李梦阳能考出个解元, 过目忘不忘不知道, 一目十行的能力还是有的。他把文哥儿的“大作”读完了, 看向文哥儿这个小娃娃的眼神就变得有些复杂。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 文哥儿是正月初一出生,今儿刚好六岁。六岁写起文章来便能这样旁征博引, 当真很了不起。
实际上在杨一清那边, 李东阳的来信同样处于朋友圈公开可见状态, 他们参加杨一清主持的文会时也没少听到李东阳这个“小弟子”的佳作和事迹。
只是人不在眼前,大家都还意识不到六岁是多小一娃娃。现在面对面见了, 李梦阳才意识到“六岁”以及“小神童”是怎么个概念。
“我还是头一次瞧见这种叫人耳目一新的看法。”李梦阳望着文哥儿调侃, “若是多攒一攒, 说不定可以出一本别开生面的诗话。”
明朝读书人大多最爱读沧浪诗话,可以说是大伙品诗的指导方针。
诗读得多了,自己也爱写, 比如李东阳写怀麓堂诗话, 杨慎写升庵诗话。
要是文哥儿点评唐诗, 李东阳可能还会觉得他还有点不够资格, 可要是侃侃宋诗就没什么所谓了, 反正大伙都觉得“诗在盛唐”,集体轻慢宋诗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像李东阳这位文坛前辈一样什么诗都读一读的,反而是少数。
文哥儿听李梦阳这么一提议,倒是真有些意动。
今年他可是王六岁了,该给王六岁留下点值得纪念的东西。看看去年的王五岁还蹭了本几何学的二作呢,王六岁怎么能输给王五岁
文哥儿道“师兄的提议很棒,我要是攒够了稿子,一定出一本专讲美味的诗话。到时候师兄你可要给我写序”
这一声师兄叫得顺口至极,李梦阳都差点没反应过来。
仔细一琢磨,杨一清算是他老师,李东阳算是他师伯,文哥儿这么喊倒也没错。就是算算文哥儿的老师数量,李梦阳就对他有几个师兄弟感到十分好奇。
这不得遍地都是师兄师弟
这就是神童的人际关系网络吗
李梦阳道“有西涯先生他们在,哪里轮得到我来写序”他很是谦逊地给文哥儿分析起来,“何况我若是没能高中,到时还不一定在京师。”
文哥儿道“师兄你可是解元,怎么会不中”
他又给新来的师兄介绍了一下罗玘,说这位罗师兄也是解元出身,京师真是三步一解元、五步一状元,你科考时没考过第一都不好意思和人说话
罗李两解元对视一眼,都觉得对方仪表堂堂,颇合眼缘。
罗玘笑道“师弟放宽心,会试与乡试差不离,你只要正常发挥定然榜上有名。”
这是也比照着文哥儿来认师弟了。
李东阳素来是爱热闹的,多了个后生只觉谈兴更浓,四人围炉闲谈古今诗词,不时捧着热饮子喝上几口,只觉身心都十分惬意。
不多时,有人来报说烧鹅烤好了,李东阳也不嫌荤腥坏了书房的清雅,直接叫人把烧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