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儿个叫膳房给你预备。”
尼固珠看着桌子上的吃食,道“那都想吃行么”
九阿哥摇头道“不行,只能挑两样”
要不然又积食了,还要饿两天。
尼固珠满脸纠结,挑选了半天,道“那吃煎奶豆腐跟手把羊排”
父女两个达成共识。
尼固珠眉眼弯弯,很是期待。
一个是甜的,一个是肉,真好
九贝勒府,西厢房中,也摆了膳桌。
除了舒舒跟伯夫人,觉罗氏也在。
早在伯夫人回来,这边不缺人手了,舒舒就叫邢嬷嬷去都统府传话,让觉罗氏不用着急过来,等到初五以后不忙了再来。
初五以后,各家拜年拜的差不多,宴请也少了。
这也是为什么,九阿哥带了孩子们去隔壁的原因,他不晓得丈母娘今儿过来。
觉罗氏却不放心女儿,今儿中午就过来了。
“没有什么事儿,今儿早上我与你阿玛带小二去了将军府”
尽管之前有不愉快,可低头娶媳妇,该给将军府的体面还是要给。
清如是他们看大的孩子。
真要两家关系僵持着,为难的,只会是珠亮跟清如。
齐锡夫妇就提前给将军府下了帖子,大年初三就登门了。
舒舒对清如这个弟媳妇,印象也一直好。
至于清如那个糊涂爹
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儿
太子为什么被康熙忌惮,就是因为像清如阿玛这样抱着从龙之心的人太多了。
对于从龙之功,有几个人会不动心
都是寻常人。
“日子定了”舒舒道。
“嗯,二月二十六,是二月里最好的日子”
觉罗氏道。
舒舒道“挺好,不冷不热的”
伯夫人想着福松夫妇如今是分灶。
他们小两口的新房在都统府跨院里,尚且如此,那新房在老伯府的珠亮与清如多半也会如此。
“也叫孩子分灶不将清如带在身边教几年”
伯夫人道。
觉罗氏摇头道“算了,接下来还有几件大事,我就不偷懒了。”
舒舒听着,道“是防着清如行事有不妥当之处”
觉罗氏瞥了她一眼,道“浑说什么新媳妇进门,本就不安,一家子搅合在一起做什么,等过两年适应了再说”
舒舒不吭声了。
自己额涅说的也不算错。
这换个角度想,绝对是体恤新妇。
勋贵大家的长媳、长嫂可不好做。
可前几年额涅可不是这样说的
伯夫人道“这样也好,做姑娘与做媳妇时到底不一样,看清楚了行事,再慢慢教也来得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