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零六章 给个前程(谢盟主“夜奔无奈”加更)(2/3)
与牛皮腰带,这两样做出来,也会成为畅销品。

    反正江宁有技术工人。

    如何弄皮子,如何染色,让他们琢磨就是。

    九阿哥想了想,道“要是连牛皮、羊皮也能卖上高价,那牛羊就更值钱了,养牛羊的就更多了”

    舒舒想到了后世的圈养舍饲。

    那是牧场少了,生态恶化的结果,现在不用想那些。

    蒙古草原那么多部族,实际上人口有数。

    等到后世人口是现在二十倍的时候,内蒙的蒙古族人口也只有四百多万。

    现下呢

    内外蒙古加起来几十万。

    那么大的牧场,足够他们用了

    到了晚上歇下之前,夫妻俩去了西稍间,看了一圈孩子。

    三个小宝宝都老实的躺在悠车里,看起来乖乖的。

    舒舒看着,心里也软软的。

    太可爱了。

    九阿哥则是想起了都统府那边,想起了岳父母。

    总觉得这有女儿的父母有些可怜。

    等到夫妻俩回东稍间躺下,九阿哥就道“咱们也跟黑山学学,给大格格找个童养婿吧要不然以后说给谁,爷都不放心”

    舒舒听了,怦然心动。

    只能说现下社会对女子不友好,确实让有女儿的父母担心。

    她看着九阿哥道“可去哪里找人选呢”

    他们夫妻俩的嫡长女,肯定要求个恩典留京的。

    要是二十岁结婚,那就是康熙五十八年。

    西北正打仗,好像不是什么好时候。

    四贝勒府的二格格庶出,只因是独女,就能留京;那他们家这个大宝贝,父母求个恩典也不难。

    留京的话,结亲的人选范围就多了,勋贵人家都行。

    九阿哥想了想,道“要不等珠亮的长子到时候看看资质人才如何”

    舒舒忙摇头道“血脉太近了,爷看了大清律上,虽写了姑舅两姨姐妹为婚者,应从民便,可前头还是提及了中表不婚,就是因为血脉太近、子嗣不繁的缘故”

    九阿哥皱眉道“八旗总共就这么些人口,亲戚套亲戚的,完全不相干的人家,也不放心啊”

    舒舒安慰道“不用着急,还有二十来年呢”

    九阿哥安静了一会儿,道“要是真如此的话,那蒙古那边划定了牧场跟领地的,那些牧民能婚嫁的人选就更小了,一来二去的,都是亲上加亲,那不是人口孳生的就少了”

    舒舒道“影响不会那么快吧,总要几代人。”

    九阿哥道“几代人也行,蒙古人口是满洲人口的好几倍,这也是隐患”

    舒舒听着,想起一个传言来。

    说是后世有人统计过,说是清初蒙古人口两百多万,等到外蒙古独立时,只有人口五十万。

    然后就说是康熙推行黄教,下令蒙古平民男人出家,使得蒙古男丁两、三成都成了不婚不育的僧人,借此降低了蒙古的人口数。

    不过后来人口学家出来,证实了那只是清史秕抄上杜撰的。

    蒙古人口从清初到民国,都是跟着中原人口的增加再增加。

    至于蒙古国的五十万,自然是因为大头留在了内蒙古的缘故

    现下看着九阿哥一个纨绔皇子,都对蒙古有防备之心,那康熙呢

    舒舒说不好了。

    强制出家那个不大可能,不过顺水推舟在蒙古地区推行黄教,下令出家的僧人免税赋跟劳役的话,也会使得许多人主动去出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