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三更求月票)(4/4)
之事。

    那就是她兄弟没有立起来前,她没有相关的打算。

    “你家能送你弟弟读书,日子也当不错,怎么还要入宫赚银子”

    舒舒觉得这其中有些矛盾之处。

    核桃道“是奴才自己的小心思,小选入宫当宫女,得了年俸赏钱都是奴才自己个儿的,攒上十来年能剩下不少,除了兄弟的差事,自己也攒份嫁妆;要是不小选,没两年也到了说亲出门子的时候,奴才家境寻常,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就算说亲也是差不多的人家,到时候依旧是入宫执役,银子却要交给婆家”

    也是现在的风气如此,在家做姑娘千般好,到了婆家都要从恭顺的小媳妇熬起来。

    舒舒也不点评。

    这也是为什么内务府包衣为身份骄傲的地方了。

    寻常旗人家,都是男人拿一份钱粮。

    内务府人家,包衣妇人也拿一份钱粮。

    就算是侍候人如何

    当差办事,服侍的是宫里的主子。

    旁人想要入宫执役还轮不上。

    舒舒觉得这真是很有趣的一群人。

    真要说起来,包衣在旗人中的比例并不低。

    上三旗的内务府包衣,与下五旗的王府包衣加起来,占到京城旗人的六分之一。

    在八旗疏例与大清律上,只规定旗民之别。

    这个旗人,就是包括八旗军民与内务府包衣的。

    他们在政治上的权利与其他旗人一样。

    区别在仕途上。

    科举考试这样没有限定,八旗百姓也好,包衣百姓也好,都是一样凭成绩说话。

    就是旗缺这里不同。

    限定的比较明显。

    所以内务府出身的官员,要是能跨出内务府,那就没有品级太低的。

    大清官场就是如此。

    低品级的缺,限定的十分死,可能固定在某一旗某一参领下。

    越是高品级,反而范围就大了。

    舒舒就想到之前跟着阿哥们下旗的那些包衣。

    “他们从上三旗划到下五旗了,你听过什么埋怨没有”

    核桃摇头道“这个倒不曾听过,还听说有人羡慕呢内务府缺多,架不住人口也多,而且现下谁家富裕了,当了大官,就提挈族人子弟,补更多的缺,一来二去的,富的越富,穷的越穷,不少人家就是卖个苦力,什么正经差事也轮不上分到王府、贝勒府去,反而是一条出路,除了封爵,各位爷还分庄子、土地、铺子什么的,需要人去打理”

    一万一千七了,打滚求月票。

    下一章会在8月30号早8点更新,本书首发,欢迎大家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