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部正在进行一次新的尝试,那就是把城市防御工事和城市公园体系结合起来。
数千年来,大同都是防御草原的重镇,像这样的城市,如果没有一点防御体系的盲目扩展,总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国虽大忘战必危,只是和平年代修建这种大规模的防御体系不仅费钱还浪费土地,又不美观。
军部就有人提出了把防御体系跟城市公园建设结合起来,修建环城公园带,钱可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钱一起申报做账省一笔。
土地因为朱慈烺规定了各城市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公园自然不存在浪费土地的情况,公园又不用担心美观问题。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保密问题了,军事设施,尤其是这种防御性军事设施,如果变成公园那岂不是谁都可以开看看
到时候敌人要是提前来逛过,那防御情况不就全暴露了
对于这个问题军部争论很大,最后卢象升提出可以修一半,先打好基础,工事分上下两层,地面上的可以开放给游客,地下部分则关门落锁派人看着。
而地上部分的战壕炮位之类的,可以先预设地基,等到需要的时候在扩大延伸或者新建。
这样以来各方面的要求达到妥协的平衡。
朱慈烺对这个计划最满意的地方就是省钱,花一点五倍的钱干两倍的事情,这个想法值得推广,于是环城公园计划成为各个重点城市的标配。
而大同城就是第一批试点,朱慈烺登上公园的指挥台,俯视整个公园,公园里树木和灌木郁郁葱葱。
随行的军部随员介绍“如果一旦有战事这些树和灌木都会被砍掉清除,这些树木的树干树根还可以作为铁丝网的立柱节省埋立柱的时间。”
这种工事是用来进行防御战的,可不是随便挖掘一条壕沟就算了,整个防御体系前后三条战壕,战壕之间还有交通壕相连,战壕之下还有防炮洞,物资仓库,弹药库,藏兵洞,运兵支援后勤通信各个线路。
这样一套防御系统就相当于后世的城墙一样,只不过是把城墙从第三搬到了地下。
朱慈烺全部参观一下,老实说他对这些东西不是很懂,他能想到的这些军事建筑专家们也都想到了,集合众人智慧的防御工程,并不是他这个外行能挑三拣四的。
要是后世他懂还能靠着前瞻的眼光来指导指导,但是显然朱慈烺并不是军事专业的毕业生。
朱慈烺对于战争的认识就是,一旦敌人真的攻打到大同城下,大明也就离完蛋不远了,修的再好又有啥用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但是后世的不肖子孙能把大明祸祸成什么样朱慈烺还真的说不好。
大明也不是没有被人打到京城然后顽强活下来的例子,而且不止一次这种情况。历史上也有不少因为守住了首都延续了国家。
大同的防御设施修的不错,按照这个模式京城打算修三圈环城公园,以后城市再扩张的话也会流出环城公园用地。
这让朱慈烺想起了莫斯科保卫战,正是靠着这一环一环的防线你包围他他包围你,最后确实守住首都真的能改变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命运。
朱慈烺发现自己的思想有问题,那还犹豫什么京城的共事要修,不仅要修还要好好修,既要防进攻,还要放生化武器防核武器,虽然这些还很遥远,但是要提前预留好建设用地
从大同沿着河谷东进,入宣府回京城,在玉泉宫跟崇祯一家作别之后朱慈烺再次回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