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九十一章承诺的机会(1/2)
    收购准噶尔人得到的人头,这件事本来看着挺好,帮着大明消灭敌人,大明应该支持,还能团结一批准噶尔境内的人支持大明。

    但是要是往深处想,这件事还真的得慎重考虑,因为这可能会引起沙俄的对等报复。

    如果沙俄也出钱悬赏全世界各地的汉人人头,那大明的商人以后出国做生意是不是随时要担心莫名其妙丢了脑袋

    这种无限制的收购其恶果比起获得的收获还要大。

    朱慈烺考虑了半天“还是不要收购了,这也是为大明走出去的商人留一条生路。”

    杨嗣昌之所以把这个问题上报,正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顾虑,皇上一直奉行的是以人为本的治理策略,把每一个大明百姓的生命看的都很重,如果真的因为他收购引起海外汉人大量死亡,他可是要担责任的。

    见没有什么可汇报朱慈烺就再次强调“今后十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确保西域的开发拥有稳定的环境。

    要加强各种物资的自给自足率,尤其是粮食,牧草这种大宗必需品,当地能生产一石,中原就能省十石的粮食。

    为了鼓励当地百姓种植热情,对当地的粮食要采用溢价收购,这些皇明粮行会负责,而军部这边你们要配合后勤对当地的肉蛋奶等等物价进行抬高,鼓励百姓种植养殖热情。

    而一些新来的汉人和商会可以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促使他们敢于投资敢于扩大生产,对于踏实肯干的甚至可以提前支付货款。

    先付款后拿货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充裕的发展资金,当然这只针对那些有固定资产的或者财产抵押的。

    对于准噶尔地区的贸易收购要一直持续下去,只要是他们自己生产的无论是马牛羊,还是皮革棉毛,甚至狩猎的野兽等等都敞开了收购。

    不用刻意收购山羊,相反还要降低山羊的收购价,提高绵羊的收购价,可以适当提高羊毛的价格。

    当初经略西北的时候之所以提出收购山羊,鼓励当地百姓养殖山羊,是奔着消耗对方的战争潜力破坏敌人的生态系统去的。

    从西北之战来看,这种长期的战略构想并不适合大明的实际情况,因为山羊对生态的破坏还没有开始,西北已经落入大明之手。

    这就导致当初用来对付敌人的招数现在变成大明自己承受。

    准噶尔也是一样的情况,别搞个事情最后大明自己承受恶果,现在西北山羊存量就明显上升。”

    西北地区本来就有吃牛羊肉的习惯,大明大量收购山羊导致山羊价格升高,这引起的是大家传统观念的改变。

    山羊肉价格贵了,自然是有钱人才吃得起,有钱人吃山羊肉又导致大家觉得山羊才是贵族食品。

    当这种观念形成,大明再想用价格因素来引导就变的非常困难,因为消费市场扩大了,消费观念形成了,降价只会让更多的人投入吃山羊肉的行列。

    这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十年来扭转,甚至更久。

    但是这条政策大明并没有见到任何好处,因为大明打的太快了,准噶尔也面临一样的问题。

    显而易见,十年之后,只要铁路修通,准噶尔一定会成为大明第一序列的进攻目标,十年的时间根本不至于把准噶尔的环境破坏。

    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破坏起来很容易,但是想要修复那就难上加难了。

    之所以跟杨嗣昌说这些,是因为,西北地区还没有纳入内阁的管辖范围,现在他属于战区。

    因为他关系到战争债券,这里的土地也都是私人领地,朱慈烺是打算让内阁花钱买的。

    而内阁并不想出这个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