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的时候根本没人在乎真相,因为相比起到底发生了什么,人们更想知道发生这样的结果会改变什么,自己又能得到什么。
这就是因为学识、见识的渊博而使得理性发展到极致而诞生的副作用精致利己,它还有个被美化后的名字上位者思维。
压抑了喜怒哀乐惧天性后的思考是否是绝对正确的其实并不尽然,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一定是相对正确,也为人们所推崇。
正是因为如此,共同拥有的“上位者思维”仿佛成了“聪明人”之间的默契,情绪用事却成了鲁莽愚蠢的代名词。
于是加害者理性,可以罔顾真相,甚至指鹿为马;被害者就要变得更理性才能被称之为聪明,所谓的理性就是承认既定“事实”,然后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这无疑是极为反人性的。
就比如现在,赵敏和王保保输得一塌湖涂,他们不但要背上“弑君”的黑锅,还要牵连一家数百口人被满门抄斩,他们一家人都会被视为叛逆,在民族立场上遗臭万年。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苏乙,他们绝对有理由恨苏乙入骨。
想通这一切的王保保几乎要冲上来和苏乙拼命,不顾一切,宁为玉碎。
从情感上来说这是对的,但从上位者思维来说这无疑是“不成熟”的。
相比起王保保,赵敏却更加理性,认清了现实,也接受了现实,并以此为基础求生存,想要留得青山在。
从情感来说这无疑是憋屈的,但从上位者思维来看这是聪明和成熟的。
但理智的人一定就是对的吗
谁能说赵敏和王保保死也不妥协就不对就一定是愚蠢的
至少可以鸡飞蛋打,让苏乙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
跳出短暂利益的窠臼,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若人人都热血不妥协,而不是被上位者思维所主导,世界会不会更真善美
只可惜这永远是不可能的,因为理性才是人们所追求和赞扬的东西,精致利己者不光赵敏,苏乙也如此,千千万万个苏乙和赵敏都如此。
“汝阳王府上下四百多口人,年长者已古稀之年,年幼者还在襁褓之中我的娘亲、叔伯姨母长辈,还有我的外甥”赵敏眼中含泪看着苏乙,“我可以承担莫须有的罪名,我可以因为失败而承受代价,但他们是无罪的”
“苏乙,我和哥哥愿意随你一起离开大都,我们汝阳王府也愿意和义军结盟,共抗孛儿只斤氏但我求求你,救救我的家人他们不该这般冤屈而死,他们是无辜的”
“敏敏不要求他不要求他”王保保悲愤咆孝着,眼神怨毒死死盯着苏乙,咬牙切齿。
赵敏不答,只是执着盯着苏乙,想要要一个回答。
苏乙却澹澹道“这数十年来死在你们蒙古人手中的哪个汉人不无辜,不冤屈汝阳王以军功起家,灭门屠城的事情没少干,双手沾满汉人鲜血,我没有亲自杀进汝阳王府灭了你们满门,已是仁慈,你还想让我去救人”
“苏乙,你费尽心机把弑君的罪名栽在我们头上,绝不止是为了让朝廷灭了我们汝阳王府,换个人来再掌兵权那样的话对你们来说一切都没有改变”赵敏激动道,“别装了,我知道你的目的,你是想让我们和皇室反目成仇,让我们自相残杀但你如果真想这样,你就不能如此狠毒残酷,否则我们王府宁愿鱼死网破”
“你们有选择吗”苏乙澹澹一笑,“赵姑娘,到了这份上了,你还要跟我摆弄心机你说的哪些条件,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