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8章 第 118 章(2/5)


    根据纽约日报的说法,从洛杉矶风光回归的伊莎贝拉好像一刻都安静不下来,她在1922年的年末作出了好几个重大决定,先是收购了两家中小企业,包括一个餐饮集团以及电器公司,它们成为了布朗特集团的子公司,实际上的经营仍然由原班人马负责,只是管理人变成了布朗特集团。

    她又入股了福克斯电影公司以及宝马汽车公司,成为了拥有决策能力的大股东之一,并且投资了曼哈顿的高级住宅项目,这都是伊莎贝拉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投资。

    伊莎贝拉在成立布朗特公司的时候给它的定位非常明确,那就是控股公司,而作为多家子公司的母公司,布朗特公司也正式更名为布朗特集团。

    她的先知给她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让她知道有哪些企业具有发展潜力,能够在百年以后成为各个领域里面的擎天柱,它们有些已经崭露头角,有些还无声无色,伊莎贝拉专门挑选那些刚刚起步很需要发展资金的公司来投资,不然像福特汽车这样已经称霸一方的大公司已经没了她可以插手的余地。

    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尽可能趁它们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以低廉的价格收揽最多的股份,先是美国本土的公司,待交通和通讯都更发达以后再慢慢向海外拓展,最终成为大型的跨国控股集团。

    家族式经营的优点之一就是不用看股东的脸色做事,拥有100的话事权,这也是伊莎贝拉不愿意将集团上市的原因。

    相对之下,布朗特集团成为康拉德希尔顿的合伙人的新闻就引不起多少关注了。

    日后世上最知名的酒店品牌之一希尔顿集团在1922年尚未成型,它的创造人康拉德希尔顿如今只是个不知名的小老板,在三年前才收购了他的第一家酒店,第二家酒店正在兴建,预计在1925年完工。

    这两家酒店都位于德州,这个时候的德州城市远没有纽约繁荣,商人要投资一般都不会考虑德州的项目,纽约有那么多正在实施的酒店项目,为什么她偏偏看上了德州呢这连康拉德希尔顿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伊莎贝拉特意去德州跟康拉德希尔顿面谈,表达她的加盟意愿,实在把他吓了一跳。

    伊莎贝拉布朗特是谁布朗特集团的老板,时尚界的女王,在零售业和餐饮业都经营得有声有色,而他呢虽然他拥有两家酒店,但它们的规模跟纽约的那些酒店都差的远了,甚至可以说是寒酸,不一定能带来什么回报。

    这样一个大佬说要加盟,目前非常缺钱的康拉德希尔顿能不答应吗

    而且她还说她不会干涉酒店的经营,也不需要将酒店改成她的名字,只管出钱和分享利润,简直就是从天掉下来的馅饼

    这是伊莎贝拉对大多数子公司都采用的政策,那就是不干预他们的经营,先不说她分身乏术,她也没有在这个领域里面的相关知识,要是她这个外行人去干涉可能影响了公司以后的发展。

    反正她知道这些公司必然会成功,又何必去掺和呢

    伊莎贝拉作为布朗特集团的执行长自然是这些收购案里的主角,然而众人亦开始注意到另一名不可忽略的主角艾伦布朗特。

    如今艾伦也二十岁了,经过伊莎贝拉的“悉心”栽培艾伦明明就是压榨后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虽然在经验上还有些吃亏,但伊莎贝拉美曰其言“从实习中得到经验”,任命他为布朗特集团的副执行长。

    于是还没有从大学毕业的艾伦便开始了他的打工人生涯。

    伊莎贝拉有太多事情要顾,所以那些收购案主要都是由艾伦来负责,她制定计划,艾伦来执行,起初伊莎贝拉也担忧她给这名少年的任务会不会过于沉重,毕竟他只是个大学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