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拓本就是古时候的复印件,原件和复印件需要完全重合,才能证明宋安那些证据是真的。
也就是说拿不到大理寺已经封存的拓本,何征再有本事也无能为力。
贾赦沉吟片刻,眼底闪过一抹狠厉“既是寻不出原始凭证,便让周骏誉那老匹夫承认有原始凭证便是。”
贾敬和林如海一起露出愿闻其详的表情。
贾赦接着道“此案不管是交由三司会审还是大理寺办理,我和敬大哥都不便参与,接下来的事还要交给妹夫。妹夫到时候就如此办”
林如海只一听就会意了贾赦的意思,道“这不就是空城计么”
贾赦点了点头。
管他什么计呢,只要行之有效便是好计谋。贾赦转了话题道“经此一事,大约无需巡边队伍回来,妹夫这户部尚书位便稳了。”
一部尚书啊,数月之前林如海还是三品实权的两淮盐运使,在江南如履薄冰,彼时的林如海从未肖想过一品尚书位。可是不过数月功夫,这尚书位却近在眼前了。
“比之一部尚书,如海更求一世安稳。”林如海道。
若是平步青云之人说这样的话,多半会让人嗤之以鼻。但这话却是林如海的肺腑之言。书房内的三人,谁不是如履薄冰,谁不曾被逼到悬崖边缘,险些成为别人夺嫡路上的垫脚石
可是在旁人眼里,林如海便是官运亨通,便是平步青云的代表了。旁人只能看到他的风光,看不到他背后带血的刀剑。
因天色已晚,三人商议完毕,便各自回房就寝了。
不过两日之后,此案便在大理寺升了堂。
一国财政干系重大,这一回致和帝本人都到了公堂旁听。果然林如海作为户部右侍郎也是作为证人出席。至于其他的,公堂之上也全是与本案相关之人。
司徒硫便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也是无权干涉大理寺办案的。
所谓刑不上大夫,便是作为窃国大案的嫌疑人,周骏誉和宋安也都没有被用刑,也不必跪着听审,两人一样被赐坐之后,大理寺卿颜济沧亲自主审,刑部和都察院各派人协审。
颜济沧拍了惊堂木之后,开始问审“工部尚书宋安,经查户部数年来,曾多次分拨大批款项用于修整河工,打造兵器等,但工部接了款项,却并未完成相应工程,可有此事”
宋安道“回大人,并无此事。”
颜济沧又问“那为何工部存储的凭证里,有工部接到拨款的凭证存档且户部也存有工部申请这笔款项的申请文书。”
宋安依旧是前后口供一致“回大人,致和二十九年,开封至洛阳段河堤需要加固,工部申请加固河堤、修整河道经费五百万两,户部驳回,总共拨银八十九万两,因申请和实际拨付差距巨大,臣特地将实际拨付的凭证拓印一份,现已提交给大人。
另有几笔申请皆是同样情况,致和三十年,因要打造兵器用于更换各地军中折损兵器,工部曾申请款项四百八十万两,实际批准一百二十九万两,臣亦留有拓本”
这些话其实不光颜济沧问过不止一次,刑部、都察院也都颠来倒去的问过,但宋安如数家珍,每次回答都相同,并无矛盾之处,甚至一个数据都没错过。
问过宋安,颜济沧又道“户部尚书周骏誉,经查,户部拨款到工部的数额与工部实际接受数额差距巨大。按工部尚书的说辞,这些款项并未拨付,可有此事”
周骏誉道“回大人,绝无此事”
略顿一下,周骏誉接着道“虽然这些年因皇上体恤百姓,从不加赋,因而财政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