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章 第 68 章(1/3)
    百年前的时代没有互联网和手机, 信息传递也全靠信件车马交通,不过,人们平时闲聊的那些话题,可是一点儿都不比现代人少。

    像是近来北方最热门的、几乎每个茶楼酒馆里都会被津津乐道的, 肯定是要属东方京报上连载的那本小说, 众生渡了。

    自古都有文人清高的说法, 就算只是写通俗白话小说的作者, 那也当得上一句“拿笔杆子”的。因此, 像晏河清这样主动放低姿态, 甚至愿意为一群娼妓写一本正经小说的作者, 那确实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无论多少人捧他多少人骂他, 但所有人都无法否定的是, 晏河清这个名字,确实是在文坛火了。

    每周东方京报上连载的那几千字, 都会被人翻来覆去地讨论, 逐字逐句地研究。追捧者将其中精彩的语句抄在本子上,在家日日诵读手不释卷, 更有其中狂热者还在公开场合扬言,但凡能和作者见一面讨教一二,那便是此生无憾;

    而憎恶者同样也买了报纸,边骂边看, 边看边骂, 还和同道中人一起组成了某某评论团体,在茶馆里点上一壶茶,拿着报纸骂上一个下午不重样。其中骂的出彩的人还会得到其他人的叫好, 在掌声中兴奋的满面红光, 得意非常, 当场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待嘴里干涸了的唾沫缓过劲儿来,便接着骂上个一时半载。

    最后,这两类人各自心满意足回家,倒是成全了东方京报的销量直接翻了几翻

    社长才不管什么读者骂不骂的呢,他眼见着每周一的报纸次次卖断销,高兴得把许维新叫到办公室里狠狠夸奖了一番,并表示晏河清这个作者,他们一定要好好留住哪怕稿费再给他涨两三倍也不要紧

    许维新恍恍惚惚地从办公室出来时,还以为是这段时间自己被人骂出幻觉来了。

    怎么社长不但没被叫去谈话,还特意表扬他了呢

    北宁政府里的那帮官老爷们,难不成平时当真连报纸都不看的

    他不可置信地想,怎么感觉这帮官老爷们一下子从豺狼变成了佛爷,连这种断他们财路的事情都能忍

    许维新会有这样的疑惑其实也难怪。因为这本众生渡,除了在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外,影响最深刻的,还是当下社会上对于“嫖妓”这件事的看法。

    要知道,随着城内妓院越开越多,越开越红火,嫖妓已经算是高层权贵们一项公开的酒后活动了。更有甚者,为了讨好这些人,还会专门直接包下一个场子,请诸位先生们进去“玩个痛快”。至于底层的那些招待劳工苦力们的妓院,偶尔治安部门看不顺眼了也会去查封一波,但只要交足了礼金,什么牛鬼蛇神都能给你保下来。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

    众生渡里的那些真实而残酷的人物命运,那些因为嫖妓和贩卖人口而家破人亡的例子,以及令人心惊肉跳的、染上病后男男女女们痛苦挣扎的描写,都让那些叫嚣着“此乃风雅”的先生们心惊肉跳,很多怕死的人甚至从此都开始绕着妓院开设的胡同走,生怕被传染了什么莫名其妙的疾病。

    尽管也有不少人还嚷嚷着晏河清是危言耸听,但是很快就有医生站出来证实,这些疾病都是真的,而且在现实中染上这种病的人,比书里的还要凄惨百倍不止。

    最终,当东方京报给某一期的连载配上了相关图片之后,这些叫嚣的人终于彻底哑口无言了。

    整个社会的舆论风向就此调转,而且就在前两天,北宁政府一位高层已经下达了命令,从今日起,将会陆续收回城中大小妓院的经营许可,在勒令治安部门将这些地方于三个月内全部整顿完毕的同时,还命人修改了相关的法律条文

    这意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