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1章 第①⑤个故事!(1/3)
    其实在古代, 孩子断奶一般都晚。贫苦老百姓也就罢了,像家中有钱请得起奶娘的,孩子都是喂养到三岁左右, 才开始断奶。

    认为人奶乃是人之精, 有一滴奶一滴精血的说法。

    像那种只喂了几个月,就断奶喂养,很少发生。要不是苏清之闹了几回, 坚决不吃奶。说不得赵氏根本就没想过要给苏清之断奶。

    如今断奶, 主要还挺无奈的。

    嗯,主要是赵氏很无奈,总觉得是自己身体的缘故, 才造成苏清之没有奶喝。这不, 才说了给苏清之断奶, 转而就伤感起来。话里话外都流露出, 苏清之不好养的话。

    苏清之“”

    就很无语。反正不觉得自己不愿意被喂奶,有什么不对。

    不是瞎矫情,主要是心里那关就不太过得去。

    苏清之开始哼唧了, 赵氏却没有理他。只和周父说话,聊来聊去, 都是有关元兵去汝阳的猜测。

    这有什么好猜测的, 无非就是江湖武林人士, 脑子终于开始回过神,开始和各地起义军一致, 对抗元朝廷。刺杀一个两个元朝廷官员,或许对元朝廷产生不了什么大的威胁, 可是被刺杀官员的人数多了, 那绝对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瞧着只往汝阳跑了一队人马, 可见只是一两位官员或者宗室成员遭到刺杀。再次听了一遍讨论的苏清之觉得,元朝宗室成员遭到刺杀的可能性,十分的大。

    苏清之无聊的打起哈欠,再一次没了兴致听下去。

    过了好久,又好像才过了一会儿,突然有人在岸边喊船家。

    周父应答,问来人有何事。

    来人回答说,想去对面,问周父多少钱。

    “去汉水河对面,十个铜板。”

    “船家,我出五十个铜板,可否将我们一家七口人送往河对面。”

    周父这才注意来人身边不远处还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以及五个年龄相差都不是很大的年轻人。应该是想租船过河人的妻儿。

    周父点头“可以,你等一会儿。”

    周父转而跟赵氏说了几句,赵母会意,便撑船到了岸边。

    赵氏抱着孩子下船,一家七口则交钱上船。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乌篷船的面积不大,满打满算能载十个人左右。索性就让赵氏先下船,抱着孩子在岸边等着。

    当真只是一会儿,周父就撑着船回来。

    短短一会儿的时间,挣了五十个铜板,周父显得很高兴。等第二天去就近县城,用鲜活的金黄鲤鱼换了一月所需食盐、粗粮等日需品,还用剩余的铜钱给赵氏买了红丝带。

    “委屈你了。”周父感叹道“周家未败落前,哪能想到单单一条丝带,都要存好久的钱,才能买得起。”

    “说什么话。”赵氏白了周父一眼“对于我们来说,能活着都是得天怜惜。哪里好奢望其他。”

    周父笑了笑“还是能奢望一下清哥儿天赋异禀,不需要拜师学艺就能自学成才。”

    赵氏“希望如此。”

    周父“本该如此。”

    赵氏“快别夸了,免得吵醒清哥儿。”

    苏清之不不不,谢邀,我已经睡醒了一次。目前正放空大脑,努力的思索人生真谛。天赋异禀,天纵奇才什么的,说的大概就是他吧。

    苏清之开始吹泡泡,陷入了不可自拔的自恋情绪中。可巧,赵氏和周父停止交谈,一人做饭,一人修补渔网,倒也和谐。

    时光就这样匆匆流逝,转眼又是一年春。桃花烂漫时节,周芷若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