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章接触(3/4)
反而向心力“猛增”,齐心合力向洛阳发动围攻。

    这时候的孝庄帝,被困在洛阳城中一筹莫展,他新任的大司马元徽正忙着纸上谈兵和争权夺利,原来誓死孝忠他的那帮大臣,不是不值信任,就是不能信任,现在唯一可靠的不是人,而是黄河天险。

    可是天意弄人,这位孝庄帝实在是倒霉透了,那一年的冬天,黄河水量骤减,仅及马腹,尔朱兆的轻骑兵兼程倍道,一鼓而下洛阳,卫兵想要抵抗时已经晚了,于是一哄而散。孝庄帝委以重任的大司马元徽同志,置皇帝的呼唤于不顾,策马狂逃,孝庄帝束手就擒。

    孝庄帝元子攸,被擒拿的消息传到尔朱兆那里,这位比尔朱荣更勇猛、更狂暴、更没头脑的造反派选择了避而不见,令人把孝庄帝押往永宁寺看守,自己提剑去杀皇子。当夜寒风凛冽,孝庄帝在寺中差点冻成冰棍,却无人理睬。

    要说这个皇子,却也不是外人,正是尔朱荣的女儿和皇帝的新生子前次孝庄帝诱骗尔朱荣入宫,就是以尔朱皇后产子为借口,即尔朱荣的外孙,只有两个月大,正在吃奶,被尔朱兆一把抢来,活活摔死,毫无人性。

    让我算算尔朱兆的叔叔是尔朱荣,尔朱荣的女儿是尔朱皇后据说叫做尔朱英娥,尔朱英娥的儿子应该是尔朱兆的什么来着

    之后尔朱兆当夜留在宫中住宿,做出了骂名千载的丑事将宫中稍有姿色的宫女、嫔妃、公主什么的,一一奸,其余的赏赐给部下,唯独不提尔朱皇后,还算是保全些亲戚廉耻。

    任何战争,女人总是牺牲品,她们有什么过错呢想起当年一部电影战争,让女人走开。

    尔朱兆占据皇宫,尔朱世隆紧接着也进入洛阳,尔朱兆手提宝剑,问尔朱世隆“叔父在朝日久,耳目应广,如何令天柱受祸”尔朱世隆被尔朱兆的气焰吓倒,解释了半天,尔朱兆才放他一马。

    从此,北魏的朝政从一个姓尔朱的愣头青手里转到另一个姓尔朱的愣头青手里,只是,后者比前者更愣。

    尔朱兆在洛阳作威作福时,却传来消息,说有六镇余党称有密诏,要进讨尔朱兆,进军尔朱川就是尔朱家族之所以得名的地方,是尔朱家的根据地。尔朱兆大惊这么点事儿也大惊,可见,尔朱兆实在连尔朱荣也不如,毫无一个枭雄应有的镇定和从容。他匆匆决定返回晋阳,顺便连孝庄帝一起带走。

    返回晋阳的路上,他差点遇到劫道的强人,这些强人劫的不是金银,而是皇帝。劫道的不是别人,是高欢。

    我们之前提到,高欢曾经劝尔朱荣替代北魏称帝,结果被贺拔岳识破,如果不是尔朱荣头脑简单觉察不出高欢的狼子野心,早就一刀把他砍了贺拔岳就是这样建议的。

    高欢不是个简单人物,当初尔朱荣都无法驾驭,更别说头脑更加简单的尔朱兆。高欢要想骗得他的信任,简直是易如反掌。事实也是如此,高欢轻易从尔朱兆处获得数万六镇降兵的指挥权,从此有了争夺天下的初步资本,这绝不是尔朱兆的糨糊脑袋能想到的。

    高欢中途截击尔朱兆,想要把孝庄帝夺回来,可惜去晚了一步,尔朱兆的大军已经过去了。不管真的假的,高欢毕竟曾经来过。

    他给尔朱兆写了一封信,劝说对方不要杀害天子,不然不仅会招致骂名,还会引来众多敌手,徒增许多强敌云云。

    我们不清楚高欢这封信的用意,但可以肯定一点,他是看准了尔朱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写的。总之尔朱兆看了之后大怒,把信一把撕碎,扔在地上,当夜把孝庄帝拘至三级佛寺中,亲手把他勒死。

    可怜一个饱经离乱的青年才俊,短暂的人生就此画上了句号,年仅二十四岁。

    他是幸运的,他没有成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