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章府兵制(2/3)
小伙伴儿们都惊呆了。

    看着杨坚离开校园,步入到市长的办公室,很多同学甚至都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跟着杨哥混。

    但是,功曹的职务,毕竟只是市长个人任命的,并非公务,不是国家正式干部,同时,我们也能难想象一个14岁的孩子,如何去协助处理复杂的行政事务。很显然,杨坚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其实是个虚职,吃空饷而已,最多就是每天到市长办公室报个到。

    就这样,毕业生杨坚顺利就业了。虽然职务是虚的、象征性的,但这毕竟是杨坚一生打的第一份工,这也是他步入仕途的第一步,日后的飞黄腾达,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想想很多还没就业的孩子,杨坚是幸运的

    神奇的府兵制

    很快,杨坚在市长办公室待了没多久,可能股还没坐热,一份喜讯突然降临到杨坚的头上。

    这份喜讯就是杨坚转正了,他成为了正式的国家公员。他被任命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成纪县公。头衔有点多,也有点拗口,但不必去细究它,总之,杨坚大踏步地晋升了,正式迈入国家官员队伍。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升迁,并非是天上掉馅饼给杨坚吃,而是因为杨坚的父亲杨忠在攻打南方敌国的战争中,打了胜仗。

    指挥这场战争的最高决策者叫做宇文泰。

    宇文泰并不是汉人,而是个鲜卑人,他虽然不是皇帝,但却比真正的皇帝还要威风得多。因为皇帝就是他扶持立的,皇帝都得听他的话,所以,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皇帝不过是个摆设,宇文泰才是真正的国家主席。宇文泰就相当于是曹操,当时的皇帝不过是汉献帝的翻版。

    当时天下三分,是又一个版本的三国在中国历史上不止一个三国。割据南方的政权,叫做梁朝,而割据北方的政权分别是西魏和东魏。西魏割据北方西部地区,东魏割据北方东部地区,交界线大致在今天的山西西部和河南西部地区。而杨坚以及他的父亲杨忠,所效忠的就是西魏,西魏的掌门人就是宇文泰。

    说起来,老杨家和宇文泰,也是老乡,他们都是出自北部边塞的一个军镇,叫做武川镇。而武川镇也是一个非同凡响的地方,因为当时很多人物,以及宇文家,包括后来的隋唐两代的皇帝,都是出自这里。清朝学者赵翼就说这里是“王气所聚”,所以这里更像一个名副其实的“龙窝”。当然,就当时来说,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或者自己的后人会是真龙天子。

    而西魏,在这三国角逐中,起初西魏的实力是最弱的,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排在最末。但是西魏在并不长的一段时间里,迅速便发展起来,这全部都得益于这位具有非凡魄力的领袖人物宇文泰。

    宇文泰实行了一系列军事文化改革,虽然宇文泰是鲜卑人,但是宇文泰却很推崇周礼,很多制度也都是模仿的中原汉族王朝的规制进行改革的。

    改革的具体举措非常多,包括了国家的方方面面,在此就不一一唠叨了。其中比如,杨坚能得以入读太学,这就和宇文泰恢复太学的举措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宇文泰恢复太学,杨坚也不可能有入读太学的经历。

    而这一系列改革中,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府兵制的创建。

    在府兵制顶端的是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八柱国宇文泰、元欣皇室、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于瑾、赵贵、独孤信此人后文将详细介绍、侯莫陈崇。

    十二大将军元育、元赞、元廓、达奚武、侯莫陈顺、宇文导、宇文贵、李远、豆卢宁、贺兰祥、杨忠杨坚父亲、王雄。

    以上诸多人物,很多都与本文关系不大,所以看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