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3章 个个都是人才!(求月票,求订阅)(2/2)
大明之君了,只是碍于那个“先入北京者君天下”的诺言,没有登基称帝可以说是清也反了, 明也复了。

    但是天朝帝国的未来,却仍然被笼罩在迷雾当中

    将这个已经渐渐开始落后于时代的古老国家,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去,让它免于二百年后的沉沦和长达一百几十年的苦难以及贫穷, 却远比开始一个新的历史循环要困难得多

    而朱和墭现在要挑战的, 就是这个困难得多的目标

    不过朱和墭毕竟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或社会学家,对于中华文明在近代沉沦的原因, 也不是非常清楚也许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所以他只能去试着解决自己能够理解的问题。

    在他看来, 中国古代历史周期大循环的主要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而抑制兼并的药方当然就是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的最佳时机当然就是国初威权最盛、人口又最少, 而利益集团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

    所以他现在宁愿把一统天下的时间再往后推一推,也要先把最难搞的江北、江南、江西、浙江这四省均田搞定了。

    不过解决了均田,也只是推迟了大循环的到来,而无法让大明跳出这个历史大循环。想要跳出去,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率先实现工业化

    而想要率先实现工业化,朱和墭眼下能想到的路数,一是建立一个可以工业化资金的金融体系。

    二是建立一个可以为工业化批量人才的教育体系。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零元够,去抢市场、抢原材料、抢资金。

    四嘛,则是自己下场当资本家或是自己扶植、培养工商业资本家了

    而这四个办法,好像都离不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所以在明王监国二年科举大比的结果出来之后,朱和墭就将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人才的培养和进一步选拔中去了。这一届科举大比的取士数量是空前的。最后公布的进士大名单上总共有一千九百九十八人贡士大名单上有两千人,最后考殿试的时候少了俩,也不知去哪儿了

    而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广东、福建、江西、江南、江北、浙江等六省地盘上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

    但是朱和墭不可能同时培养那么多的佼佼者,所以从科举大比结束后的二月下旬开始,他都一直在亲自主抓这帮新科进士的入职培训,还试图从中选拔出不超过十个“真正的天才”进行重点培养。

    到了八月下旬,经过了几轮筛选,朱和墭总算选出了七个天才进士。

    他们分别是扬州黄履庄,杭州戴梓,漳州陈浩,雷州郭忠柱,潮州苏哲,苏州耿忠,徽州汪文选。

    这七个人可个个都是人才,其中还有一个应该是历史上以善于设计和监制闻名的戴梓

    不过他们当中最聪明的确不是戴梓,而是来自扬州的黄履庄。这人年纪还不到二十岁,却已经学贯中西,尤其擅长机械。

    在南京紫禁城文华殿边上的一处刚刚平整出来的空地上,颜元、莱布茨尼、诸葛正阳,还有戴梓、陈浩、郭忠柱、苏哲、耿忠和汪文选等人齐集一堂,簇拥着朱和墭,乐呵呵地看着黄履庄满头大汗地骑着一辆手动式的双轮木头自行车在转圈。

    这架双轮自行车的结构和后世的自行车有点像,都是一前一后两个车轮,中间一个座椅可以坐人。但是它的驱动方式却非常奇特,不是脚踩的,而是用手摇一对曲拐以带动车轮。

    虽然这辆自行车骑着有点累,但是这位黄履庄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而且还是朱和墭急需的机械方面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