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百七十五章 避暑(中)(1/2)
    六月初五,浩浩荡荡的人马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北行去,初唐尚无盛唐时期的奢华,帝王、亲王也都是骑马而不是乘坐巨大的车驾。

    人流中,亲王李世民面无表情的被天策府诸多幕僚、将士围在中央,偶尔条件反射的拽一拽缰绳,让胯下坐骑顺从的跟随大队。

    周围的天策府众人也都面色肃穆,只不过大部分人是因为自去年至今,东宫的地位越来越稳固,秦王一脉势力渐有衰弱之态,而几位秦王心腹幕僚却不同,杜如晦、房玄龄、凌敬、长孙无忌四人脸上跟李世民差不多说得难听点,就是如丧考妣。

    从李世民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说法可能比较符合他现在的心境,考妣即父母,但李世民的母亲窦氏早逝

    对于陪着李渊去仁寿宫避暑,李世民是无所谓的,太子建国,即使有裴寂的相助,但很多事情也不可能肆意处置,终究还是要递送仁寿宫让李渊决定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李渊去仁寿宫,太子不在身侧,对李世民来说是有利的。

    不过李世民还是将能带来的幕僚都带来了,特别是最近成为东宫一脉眼中钉肉中刺的杜如晦。

    前方似乎停下了,李世民勒住缰绳驻足,看向前方的视线中带着些许冷漠,他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每一个字都记得。

    “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

    原来父亲您也知道,大唐能如此迅速一统天下是我的功劳啊

    “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

    对这句话李世民被堵得心塞,那是武德元年的事了,那时候刚刚建立的李唐仅仅在关中、陇右就有薛举、李轨这样的强敌,谁知道李家能不能完成蛇吞象的壮举

    那时候,李唐需要内部稳定,方面大将才能无后顾之忧难道那时候我能不同意父亲选长兄为太子

    李世民至今还记得父亲在接下来讲述那几句话时窥探狐疑的眼神。

    “且建成年长,为嗣日久,吾不忍夺也。观汝兄弟似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当遣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陕以东皆王之。”

    李世民至今还能感受到那时候自己内心的悲凉、绝望,去年李善、房玄龄、杜如晦、凌敬等人都有共同的观点,或许可以以避祸洛阳来判断陛下的心意。

    如果陛下同意秦王去洛阳那只能证明一件事,陛下绝不会让李世民入主东宫。

    换句话说,李渊是保定了太子。

    但李世民没想到还没轮到自己来试探,父亲就已经开口了父亲在前隋就身居高位,更是军方大将,如何能不知道轻重

    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不做二人之想,秦王一脉的将领在中原,在山东,在河北,在蜀地,在江淮多握有兵权,一旦去了洛阳李渊在的时候还好说,一旦不在,天下必然分裂。

    以秦王一脉的实力,仅仅握有河东、关中、陇右三地的李建成有能力抵抗吗

    几乎没有一丝的可能。

    李世民远远瞥见了李元吉的身影,嘴角挂起一丝嘲讽,其实大哥和三胡没必要反对,父亲是绝不会放自己去洛阳的。

    而父亲突然有这样的提议很可能是去年末张亮被三胡举报下狱引起的,李世民命张亮在中原、山东之间奔走,招揽人手以备他日之用。

    气氛有些压抑,身边的房玄龄指着路边的岔路,笑着说“那边可是日月潭”

    “不错。”凌敬点头道“武德四年怀仁始定居此地,之后改建村落,三四年蔚然大变,有江南之风。”

    一旁的李道玄开口道“怀仁命人挖掘水渠,从每户人家

    门口流过,在村东头汇集成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