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件事火砲这个东西,在草原上该怎么用呢这东西沉重,是守城、攻城的利器,可用在草原游击上,似乎就太笨重了买活军能不能帮上一点忙还是咱们的儿郎,得靠现有的人手, 靠马上的功夫,硬是在卫拉特找一块草场安身”
“买活军的商队会和我们一起过去,去卫拉特的路上, 我们也能去亲家科尔沁部借兵,顺便把买活军的商队带过去他们早就想问买活军买绕羊毛的机器了,还有马口铁的盛物但是科尔沁部尊重建州,也被买活军列入了贸易封锁区域, 科尔沁的王公旗主,早就对买活军的奢物垂涎三尺啦”
这一夜,黄贝勒府中门庭若市,许多有意追随他西去的勇士,不论官职大小,都来探听谈判的进展,听说双方初步商议下来,以卫拉特作为新驻地,以及去往欧罗巴的跳板,这些儿郎们都是松了口气,并且眼见着更加兴奋了起来虽然问题还是很多很棘手,但至少去卫拉特是可以想象,可以实践的事情,从建州去卫拉特,只需要穿过科尔沁部,经过喀尔喀部就行了,这个地名是建州人很熟悉的,说近不近,但说远真不远,对游牧民族来说,放马跑也就是近一个月的功夫。
这个距离,对马上民族来说并不算太远,人们不但经常可以听到卫拉特的消息,见到去过卫拉特的商队,关心那里的战事,也对该处的势了然于胸。一说去卫拉特安身,很多计策和思路就立刻浮现了出来,这要比计划去欧罗巴,那种两眼一抹黑的感觉好得多了,该怎么去欧罗巴,路怎么走,能不能建立起商路,旅途的终点有什么正在等待,那都是完全一无所知的事情。
当然了,卫拉特不算是什么好地方,这一点建州人是完全清楚的,如果欧罗巴真和黄贝勒吹嘘中那样好,那样富饶的话,他们倒也愿意过去撒撒野,不管怎么说,现在落脚的地方是有了,更好的一点是,一直以来系在建州脖子上的绳索被解开了
买活军解除了对建州的贸易禁令,在确保建州人自我认同为华夏百姓,学说汉语的前提下,他们愿意和迁移去卫拉特的建州人做生意,而这一点立刻就让很多老道的牛录松了一口气能做生意,那就可以转手,如果建州做中间商,来进行买地货物的分销的话,他们就很好在卫拉特交朋友了。
“南方虽然富饶,但是气候潮湿闷热,水土对咱们建州人不太好,孩子去了还能适应,老人是没办法,无处可去,只能过去那儿,至少还有一口吃的若是自认身体不好的,就去南边,有血性的壮汉,愿意去欧罗巴享福的,有亲戚去了通古斯的,都和四贝勒走。”
“受得了管,和黄牛一样没脾气的,去南边,桀骜如烈马的,去北边,去西边。”
这种新的说法,几日间就开始成型了,并且很快地成为了盛京余部的共识南边的水土合适不合适建州人,这是无所谓的事情,人们并不真的特别相信。但是,去了南边要服从买活军非常严厉的管束,这是真的不说别的,就是卫生上的管束,就叫粗野惯了的建州汉子,有种受了束缚的不舒服,更不说那边刁钻繁多的律法了,触犯了律法,处罚又非常的严厉
这就不免让这些思想还比较简单的下层建州兵,有了一个大略的印象,那就是到了买地之后,很可能费了大力气努力营生,却因为不如南人狡诈,最重还是鸡飞蛋打、血本无归,乃至要吃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