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章 数学的魅力(3/5)
则是临城县的吏目,现在被调动到云县码头来管账,账房之间的调动是很频繁的,这是为了防止里应外合,做假账、烂账的关系。他们加入买活军的时间都不久,现在也被迫全职做起了管理工作,而自身的学习只能想方设法地在工作中进行。买活军现在很缺人才,他们如今是有六七县的地盘了,而且横跨两省,要在这样广袤的地域中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哪怕有短波电台的帮助也是很难的。

    但优势依然是有的,第一个便是交通的快捷,以及已不能用快捷,更适合用神迹来形容的信息传递,再一个则是随着六姐稻名声逐渐远扬,以及今年又一个严酷的冬天,从外头自发归附的人口越来越多,这些人口中甚至有些设法弄到了买活军的教材,已经进行过自学,简单培训以后便可以投入工作,这些可以少去培训直接使用的人口质量比较高,不论是种地还是做工,学的速度都相当的快,有效地缓解了用工荒。

    “牛痘的消息往外散出去以后,来的人就更多了。”陆大红说,“江西道那里听说今年是天花大为流行,丰饶县已经关了西城门和北城门,进城的时候要给看过所,不让北边的人进来。很多丰饶县的住户开始翻虎山往许县走,今年自发迁来了万把人是有的。”

    这是个很可观的数字,黄太太听着不由一颤一座县城最多也就住个几千人上万人,自发迁来的就是上万的人,那被买活军买来的孩子和女工呢且不说别的了能住的下吗

    她的话虽然不多,但陆大红却似乎看穿了她的疑问,她对黄太太笑了笑,介绍道,“光光是临城县,在六姐的来处,如果充分开发的话,全县住三十万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咱们这什么都潦草,便打个三折吧,只要粮食供给跟得上,十万人问题不大其实归根究底这是个数学问题。”

    黄太太不由得就发生兴趣了,她对于文化上的东西,兴趣远远不如打熬武艺,这是根深蒂固的偏见,因为黄太太认为之乎者也与治理国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全是骗人的玩意儿。买活军的教科书,以她看到的那些,传授的知识的确和四书五经不同,但更偏向于应用性,似乎并不涉及统治艺术。“这也可以算吗”

    “当然可以,这叫模型建构,”陆大红为她举例,“譬如说地主和佃农约定佃租是五分,那么按照道理,哪怕这块田今年只收了一斤粮食,地主也可以拿走一半,那为什么遇到天灾地主往往要减免佃租呢因为一个人每年消耗的粮食是可以算出来的并不只是他吃进口的米饭馒头而已,他吃的菜要耗了地去种,他吃的鸡蛋要耗了粮食去喂养,如果你知道养活一个人一年要用去的粮食,又知道全县的耕地面积,那么你就知道了这个县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能养活多少人。也知道一亩地要种出多少粮食,才有发展副业的空间。”

    “譬如说,一个人只有一亩田,一年至少要吃一百斤粮食,而一亩地一年也只产一百斤,那我们可以推出这样的道理,便是他只能养活他自己,是不能养活别人的。而这座县城养活的人口便只能是可耕地的人口,一个也不能多,多了便要有人饿死了。但如果一亩地能产两百斤,那么人口便是原本的两倍,这个人可以养活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便可以做一些和农业生产无关的事,比如说织布纺纱、晒盐伐木,造屋子、造农具非农人口和农业人口的比例是11,这个非农的人用他的产品和服务来向农人换粮食吃。”

    “知道了这个道理,那么现在便可把数字变得复杂了,我们知道在本地,两个壮劳力互相合作,佐以三四个半劳力一般可以精细地耕种十亩田,那便可以得出人均可负荷耕地量是25亩,也就是说,倘若一户人家人均占有耕地量在25亩以上,他们的地自己就种不过来了,就要予以纠正,而人均耕地占有量如果在25亩之下,他们的能力就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