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3章(2/3)
鲁揪着苏不提的衣领,恶狠狠地问道。
    “没错没错,大人小的确定他们就在山上我的人都盯着呢,绝对错不了”
    苏不提也累得直喘气,但还是打起精神跟主子解释。
    “三牙子四牙子是连在一起的孤山,只能从咱们脚下这里进出,不会错的”
    “那好,传令下去,停下扎营。”
    终于走到一处土坡,撒库鲁挨不住遭罪,命令全体休息。
    左右上下只有一条路,想下山就只能和他们正面遭遇,着什么急
    山上。
    克雷蹲在石头上,端着望远镜看了好一会儿。
    “他们扎营了。”
    他放下手臂,轻轻摸了摸望远镜。
    “哥,这东西真好用像长了双千里眼一眼,山下的火光看得可清楚了。”
    宁非点头,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扎营就好,后半夜多半是不会上来了,给他们留出不少的时间。
    之前他们四人合力缝制,总算把伞盖缝的差不多,现在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如果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就是组装,调试,低空试飞。
    然后明天一早等风来,飞跃坨坨河谷。
    宁非上辈子玩过热气球,这是他能接触到为数不多的运动项目,对火焰喷射装置的构造了然于心。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他找不到可以喷射长火焰的液态丙烷,唯一的选择只有煤块,这可能会影响热气球的动力。
    好在他们也不用飞很高很远,能坚持到另外一侧山岭就足够,对于加热装置的要求不高。
    可即便是这样,安装和调适也是艰难的。
    山下就是扎营的海克萨兵丁,为了不惊动对方,四人都是借着月光作业,尽量不发出声音。
    在这个过程中,纳达展示了他对于机械构造的超强理解力,几乎只靠触摸便将几个构件安装完成,下手又快又稳,让宁锯子刮目相看。
    这个天匠人,还真是个人才比刘通还更擅长传动结构,有两把刷子
    不知道自己被夸的纳达毫无困意,他看着眼前的喷火装置,两只眼睛都要冒出绿光。
    “咱们就是烧这玩意上天真的能行吗”
    他压低了声音问道。
    眼前这位大师,虽然看着年纪不大,但的的确确是有本事的且不说那个
    能看到很远地方的奇怪圆筒,就他亲手烧制的这个奇怪的炉子,那也和他们以前用的完全不一样,处处透着精巧。
    “差不多,一会儿把煤桶填满,先烧热伞盖里的空气。”
    晴空之下提醒我在古代搞科研系统将第一时间在旧时光文学更新,记住域名请来原站看完整章节
    宁锯子也压低了声音。
    “注意不要让火直接接触到棉布,烧着了咱们就飞不起来了。”
    “好嘞。”
    第一次试飞自然不能载人。封恺将纳达烧制的铁锚卡在一处岩石缝隙,然后开始在改造的鱽鱼船中放置相当于四人体重的石块。
    这个时候,火炉里的煤已经燃烧了起来,纳达紧紧盯着炉火,感受着伞盖中的温度逐渐升高。
    夜晚的山风吹过山顶,气球逐渐开始充盈,肉眼可见的鼓胀,很快变成了一个水滴形的球体。
    此刻已经是凌晨,山中除了风声什么都听不到,山下海克萨营地也只剩微光,正是熟睡正酣的时候。
    热气继续上升,带动鱽鱼船稳稳离开地面。木质的渔船到底比不了藤条篮,自重还是影响到气球的升空速度。经过宁非的测算,预估腾空离地比普通热气球更长,这个时间损耗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