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林如海(四十八)(2/3)
里还有吴氏的好日子过

    他自己都已经被吴家的女儿坑害了一辈子了,又怎么可能会为儿子再聘一个吴家的女儿

    因此,贾敬一听到风声,不等吴氏开口跟他说,就抢先替儿子聘了闵氏。

    闵氏她爹不过是个五品的知州,虽治理一方,但到底是比不过吴家的。因着这个,吴氏与吴家倒也没有怀疑他是提前知道了,却看不上吴家,只能说两个孩子没缘分。

    但这并不耽误吴氏不喜欢闵氏也就是了。闵氏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婆婆不喜欢她,她却是感受得到的,也曾疑惑地问过贾珍。

    对于其中缘由,贾珍是一清二楚。但他又不傻,怎么会在妻子面前说透因此,他也就假装不知道,只是尽力调和婆媳间的矛盾。

    可以说,吴氏突然想通了,无论对贾珍还是闵氏,都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荣国府那边,史氏见过了这么久,贾珍都没有把事情闹出来,还以为就此揭过了。她却不知道,她因着身份与辈分是缘故,好不容易在族中争取到的一点儿话语权,这下子全都没有了,更别说她心心念念的宗妇之权了。

    三天之后,圣人的旨意就下来了贾珍原爵承袭一等威烈将军,并赐了个刑部贵州清吏司员外郎的职位。正五品,倒比如今的贾政还高了一级。

    贾政得知此事之后,自然是郁闷的很,装模作样地勉力了贾珍一番,叫他好好为圣人尽忠,摆足了长辈的谱。

    贾珍心里虽膈应的慌,但他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虽然还不能完全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但糊弄贾政这个半吊子,却是绰绰有余了。

    于是,他谦虚了几句,装作受教的样子,把贾政给打发了之后,便上折子,请求圣人允他扶灵回乡,待守孝之后再到刑部去报到。

    圣人心里正是感念贾敬的时候,见他的儿子如此孝顺,哪里有不允的圣人非但允了,还额外赐下了除治丧费之外的车马费。

    贾珍牢牢记着自己老爹的教导,丝毫也不敢得瑟,得了批复之后,便带了几个族人,很是低调地扶灵回金陵了。

    这让许多有识之士高看他一眼,也在圣人那里留了个好印象。

    宁国府还在做水路道场的时候,林如海的任命就下来了。圣人升了他的品级,从三品,但却还是打发他去做了知府。

    唔,还是太原知府。只不过,此太原非彼太原,乃是交趾辖下的那个太原府。

    也就是说,他的顶头上司,就是他的师兄,信任的交趾布政使王琦。

    而且,从三品的知府,这可是开国以来头一个了。

    林如海知道,这是圣人想让他能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需要受人制肘。

    知府虽然职位不高,但毕竟是一个府的一把手。对林如海这种想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来说,可比做一个省的二把手好得多。

    林如海记得,上辈子在六皇子登基没几年,朝中几个阁老便放弃了交趾这个省份。朝廷给出的解释,是说这个地方民风十分彪悍,不服管教,朝廷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兵力和财力。为着这么个可有可无的地方,根本划不来

    可是,林如海后来当上首辅之后,才发现,失去了交趾,朝廷对南洋的控制力骤然减弱,南边的许多番国渐渐的都不来朝贡了。

    这些番国,若是在朝廷还控制着交趾的时候,调兵遣将,一战可下,他们自然不敢造次。

    可是,谁能想到,朝廷竟然突然放弃了交趾,这些番国一下子便成了猴子山大王,朝廷鞭长莫及了。

    记得当时,圣人下这个决定的时候,朝中许多武将都竭力反对。但武将耍嘴皮子哪里是文官的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