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嬷嬷迅速垂眉敛目,一一应了贺氏的嘱咐,又替凤姐儿谢了王妃的老山参,恭恭敬敬地把贺氏给送走了。
那边凤姐儿正由安儿扶着,在产房内来回走动。
两个产婆一个在检查产床,另一个则是在鼓励凤姐儿多走走。
“侧妃是头一胎,没那么快,多走走,产道会开得快一点儿。若是侧妃有胃口,想吃点儿什么,这会儿也可以让人做了送来。这生孩子呀,可是个体力活儿,吃饱了,有了力气,才能少受罪。”
凤姐儿前世生产过,自然知道产婆说的都是好话,便吩咐小丫头,让她去膳房,给她弄一碗鸡丝面来。
见她肯听话,产婆心里松了一口气,笑眯眯地说“老奴方才摸过了,侧妃的胎位很正,待产道开到了十指,生起来很顺利的。”
正好这阵儿阵痛已经过去了,凤姐儿擦了擦汗,对产婆道“多谢两位嫂子费心了,待我生了孩子,定然会重重酬谢两位的。”
她此时应承的,自然是额外的酬谢。两个产婆对视一眼,急忙拜谢“那就先谢过侧妃了。”
这也是变相地承诺,会使出浑身解数的。凤姐儿更放心了些。
不多时,一大碗热腾腾的鸡丝面就端了上来,凤姐儿就着小菜,竟是吃下去了有大半碗。稳婆在一旁看着,喜得直念佛。
凤姐儿是头天中午的时候开始阵痛,直到第二日凌晨,产道才开到了十指,凤姐儿也有了要生的感觉。
两个产婆合力把她扶到了产床上,褪了她的裤子,又盖上了薄被。
“侧妃不要乱喊,以免浪费力气,听老奴的指挥用力。”
陆嬷嬷守在一旁,喜儿等几个小丫头都被赶了出去。
“王妃,不好了,有乱军在破门”
护卫首领急匆匆地跑进了正院,请王妃贺氏拿主意。
贺氏霍然起身,因起得猛了,头脑一阵眩晕,摇摇欲倒。刘嬷嬷连忙一把扶住,担忧道“王妃”
贺氏微微对她摇头示意,深吸一口气,道“走,去前院”
刘嬷嬷欲言又止,知道劝不住王妃,最终还是把话咽了下去,换了一句“要不要把吴侧妃叫过来”
把吴侧妃叫过来,万一王妃撑不住了,还能有个顶事儿的。
贺氏冷冷地拒绝了“不必。”
以吴氏的为人,不来给她添乱就阿弥陀佛了,哪里敢指望她顶事儿
刘嬷嬷无法,只好扶着贺氏上了软轿,又让人把请到府里的大夫叫过来。
“不必叫大夫,”贺氏再次制止了她,“王侧妃那里正在生产,离不开大夫。”
“可是王妃,您的身体”刘嬷嬷可是心疼坏了。
贺氏道“王爷既把这府里交给了我,就是信任我。王氏这一胎,绝对不能出差错”
刘嬷嬷眼泪都快下来了“听王妃的。”
贺氏坐着软轿,匆匆赶到了前院,拿出了六爷给的令牌,先是鼓舞了一番士气,又许下了重赏,再安慰众人,说乱军已经是狗急跳墙了,只要他们撑到王爷回来,就是胜了。
这些护卫许多都是孤儿,娶的媳妇儿就在府里做事。就算是为了护住妻儿,他们也会尽力的。
因此,纵然乱军十分嚣张,局势还是很快稳定住了。
贺氏松了一口气,又命人去厨房,催促着做了许多肉饼、肉汤,以便这些护卫能及时补充体力。
护卫们见此,更没有什么好说的,全都卖力地和乱军对抗。
“兄弟们,乱军的箭枝用完了。再来几个射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