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清阳博物馆那些全息场景很久了
这种躺在家里就能坐享其成的待遇,简直让吴普想不咸鱼都不行。
考虑到晚上“画中行”交流厅那边有各大电视台排练好的节目,他欣然地把本来定在晚上才开的直播改成了早上开始,准备带观众们慢慢探索画中世界。
元宵节一大早,早已关注直播间的观众们就收到了开播提醒。
最开始镜头带着观众进入的是一幅关于耕作和打猎的场景,画作绘制在青铜器上,用以记录早期的耕猎生活。
这个时期的画作一般有两类功能,一类是用来记事以及记功,一类则是用来沟通天地。
早期许多图腾崇拜以及神话传说,都是源自于人们对生活的的观察,比如常见的伏羲女娲图就非常有代表性。
一直到二十世纪末,科学界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人们赫然发现它的结构与伏羲女娲图十分相像
常见的伏羲女娲图画的是人面蛇身的伏羲与女娲蛇尾螺旋相交,象征着人类生殖,一度盛行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
这奇妙而美好的巧合让发刊于二十世纪末的期刊国际社会科学把这幅图只作为试刊号的首页图。
神话源于生活。
最初的绘画艺术也源于生活。
比起青铜器上简略的图案,此时由全息技术架构出来的场景已经和真实风景无异,只是画面多了几分如诗如画的韵味。
直播间的观众们一大早起来,看见的就是风景宜人的田垄风光。
只不过画中农人手里的工具比较原始,田地上的庄稼也十分稀疏,里头夹种着多种作物,可惜每种作物结的穗都不大,想来收成不会太好。不过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样的收成算不得歉收,所以他们有些埋头除草,有的立在田垄上闲聊。
画面拉进后还可以听见他们聊着的家里长短。
即便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他们闲聊的内容也没多大不同,要么讲什么时候娶婆娘要么讲晚上吃什么,还有些是在讨论怎么揍家里的懒娃子。
远处的茅草屋飘着炊烟。
显然快要回去吃饭了。
这拥有浓浓乡野气息的画面,让不少早起的直播间观众们都觉得身心放松得很。
“真想去这个地方住几天”
看着那淳朴而古老的农耕生活画面,不少人纷纷在弹幕里感慨。
人就是这么奇怪,住在乡野的人向往城市,住在城市的人又向往乡野。
也许是因为离得远,所以对另一种生活永远满怀美好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