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你听了,你不得激动地表示“我一定不负太白所托”。
一式三份,三重保障,很有安全感
可惜那套李白亲自整理过的草堂集传着传着也失传了,流传下来的只有李阳冰写得草堂集序以及后人汇编的李白诗集。
李白再怎么想把自己不满意的诗作偷偷剔除,也抵不过别人热情地帮忙把他自己不喜欢的诗给补上去
吴普给李白讲了讲他诗集里头至少有一半是“失而复得”的。
毕竟据传李阳冰作序的草堂集只有十卷,到宋朝就变成了二十卷。
这个过程中明显被塞进去不少“遗失”的诗稿
李白“”
怎会如此
丢都丢了,找回来作甚
这些家伙真是太过分了
吴普一点都不照顾李白的复杂心情,还在旁边给李白讲起苏轼读他诗集的点评。
苏轼表示李白这些诗集里混入了不少假冒伪劣作品,水平着实不咋滴,读来只能说是一般般。
为啥别人敢假托李白的名义来造假呢,都怪李白自己写诗放荡不羁,经常会神来一笔,别人就算胡诌几句说是李白写的也不显得突兀
瞧瞧人家老杜,诗写得那叫一个一丝不苟、严丝合缝,别人想照着学写诗可以,想弄几首仿作塞进去造假可就难了
所以说,这事怪不了别人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都是李白自己的锅
李白“”
李白说“这位苏轼又是谁”
吴普压根没觉得自己在给李白和苏轼制造矛盾,反而积极地给李白介绍起苏轼来。
苏轼自己也活得十分不羁。
他说李白诗写得太不拘一格,所以频频被人仿作,结果后来托名于他的诗文大行其道,不知多少不是他干的事都扣他头上
这证明人不能随便对别人指指点点,要不然事情很容易落到自己头上
尤其是玩笔杆子的,特别容易文谶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一口毒奶奶到自己。
史学家里头就有个连环惨案,讲的正好是这种“文谶”现象
司马迁蹲大牢,这事大伙都知道。
后来写汉书的班固感慨前辈司马迁受牢狱之灾,结果自己冤死狱中。
再后来写后汉书的范晔感慨班固看得清司马迁看不清自己,结果同样蹲大牢去了。
多少血泪教训告诉我们,话不能乱说
苏轼随口点评李白那么几句,还算是普普通通的小事儿
李白从吴普口中得知千百年后苏轼身上多了多少的离谱事迹,很快决定和苏轼和解。
算了,看起来是个有趣的人,下回一起喝酒时让他多喝两杯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