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2章 来到封神的第112天(3/4)
    因为百姓除了吃,还需要屯,屯粮会带给人安全感,让人心中有底,最重要的是万一哪日受灾,殷商也无法供应,到时百姓有余粮也不至于饿死一大片。

    同时,粮食不仅需要用来吃,平日看病,换物等都需要粮食

    子升将这些项目列完后伸了个懒腰。

    他靠在椅子上望着屋顶,烛火映在他瞳孔中如星辰般煞是好看。

    他想了想,所以该怎么提高粮食产量

    其实子升已将此事进行了大半。

    如今红薯土豆种子有了,也普及了。高产量作物种子也筛选出来了,种子这方面已经不成问题了。

    现如今殷商耕地面积除了朝歌,其余地方远远不够。他当年实施的政策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地方在于他手头能用的人太少,他并不能将殷商各地抓在手心。

    仅凭臣子们对王室的忠心,各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能用。

    子升又将这条记到了纸上,学宫真的得快些培养官员了。如今能分配到地方当官的也只有不过百人这,远远不够啊。

    子升头秃了。

    赤苗苗从他脑袋中钻了出来,帮他将快要掉的头发扯住,重新粘上。

    第三点,子升得让学宫中人想想办法去量产些化肥,这样粮食产量也会提高。

    最后,子升托腮,他白净的指尖在桌面敲了敲。

    殷商这么多人,要是全拿去种地倒是可惜了,有四分之一人种地就不错了。

    所以他得想办法解放劳动力。

    多搞些劳动工具可以省力

    用三轮车运粮可以省力,不过这方面的经过当地府衙管控。

    最重要就是修路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可以减少许多劳动力损耗,同时也是壮大殷商的一个不可或缺因素。

    先将路修平整,待将来有条件了,还可以幻想水泥路

    但是修路貌似有些叫不动人了

    子升无奈趴下,脑袋贴住了冰凉的桌面。

    民间。

    当年以工代赈恍若一场梦,无数人为了一日三斤粮卖力。而那三斤粮的确如久旱逢甘霖,不知救活了多少人的命。

    三年过去了,曾经面黄肌瘦的农夫如今面色红润,身强体壮。

    他们虽时不时回忆着当年那碗粥的味道,可如今若是再让他们以工换粮他们可是不愿意了。

    他们每年能收数千斤粮食,也没必要再去吃那个苦了。

    当然他们也不会回踩,他们依旧感激当年摄政王所做所为。

    现在他们吃喝不愁,整日只需要顾好他们田里的地,其它的不需要再去管。

    他们的现状也恰是子升最苦恼的,他想要继续建设下去就需要人力,但是人们已经“没了世俗的欲望”,子升也不是喜欢强迫人之人。

    子升思考了两个时辰,脑海中渐渐浮现了思路,他的双眼弯成了月牙。

    一月后,殷商有三分之一的城池开设了“殷商医馆”。

    医者每个月来医馆一次,一次呆一旬。医者不在时,医馆主要售些常见的药,如擦伤,头疼脑热等

    医馆价格相对便宜,最重要的是它有殷商做依靠,人们总体放心。

    只是医馆不收粮食,它只收“钱”。

    而这钱必须由朝歌那边传出,其余一律不作数。

    至于如何来钱

    一是可以用粮食换。

    二是府衙今日招修路之人,每日报酬两枚钱。

    此消息一出,一些闲在家的人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