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章 一零三(1/4)
    103

    公元前243年, 亦是秦王政三年,在楚国春申君的号召下,除却齐国之外的五国攻秦, 联军浩浩荡荡兵陈函谷关。

    本打算退隐的老将蒙骜主动请缨,亲临前线。

    但饶是如此,咸阳城内的氛围却不是太过紧绷。

    章台宫内。

    吕不韦步入宫中院落, 刚刚站定, 就看到秦王政不徐不缓地于棋盘前落座。

    见吕不韦来了,少年国君也不纠结于繁文缛节,只是侧了侧头,指向棋瓮“许久没与仲父下棋。”

    “都这时候了,王上还有下棋的闲情逸致。”吕不韦调侃道“可见战事并不紧张。”

    嬴政一哂。

    少年人满不在乎地抬手, 示意吕不韦坐下“仲父, 请。”

    吕不韦“是。”

    他坐到棋盘对面,选了白子,而后静等嬴政落子。

    “这五国、六国, 往上数几代, 不知道联合起来打过多少次的秦国。”吕不韦说“只是想要越过函谷关, 没那么容易。”

    秦关占据崤函咽喉, 四面为山河,地形险要。关口极其狭隘, 素有车不能同轨, 马不能并行之称呼, 如此崎岖狭窄, 纵然六国有几十万、几百万的大军, 到了这儿也不得不停下。

    再进一步, 就等着秦国瓮中捉鳖吧。

    “这是老天给秦国留条活路。”

    吕不韦感叹道“当年秦国贫弱之时, 尚且凭山险得生。如今秦国国力强盛,更是不怕他们找麻烦。”

    嬴政无所谓地侧了侧头。

    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中原各国就嚷嚷着要联合起来打秦国,嚷嚷这么多年,他都即位三年了,才拖拖拉拉发兵,可见所谓联军无异于一盘散沙。

    因而秦王政第一次面对这般局面,却也没有展现出任何慌乱和畏惧。

    少年国君盯着棋盘片刻,最终于一隅落下黑子。

    “维桢夫人的新式弓箭,据说在前线颇有效果。”嬴政说。

    “维桢所谓反曲弓。”吕不韦点头,而后又是笑道“她拖着墨家钜子折腾了把个月,后又把好不容易回家休息的蒙恬抓过去当苦力,要是不出点成果,蒙家可是要找她算账的。”

    所谓反曲弓,意思就是弓身两头不向后弯,而向前。由此增加弓弦拉力,拉力上去后,弓箭也就能够进一步增重。

    上了重箭后,弓箭的杀伤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最初赵维桢提出改进弓箭,还不叫它“反曲弓”,而一口一个“清弓”。吕不韦心中困惑,却没问出,反倒是秦央一个实在人,问赵维桢为何将新式弓箭取名为“清”。

    没想到这反而把堂堂夏阳君问住了。

    她尴尬许久,最后说自己想不出名字,随口起的。

    不过赵维桢总是满脑子奇思妙想,时不时会有出乎意料的话语,大家也就见怪不怪。

    总之,在她与秦央的研究下,又由蒙恬小将军亲自反复实验,总算是在紧要关头把反曲弓的制式规格定了下来。

    战事吃紧,举国工匠加班加点,也没有为秦军全部换上新式弓箭。

    但一部分更换装备、训练完毕的弓兵,已经在守关的战役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打的五国干脆就在函谷关前彻底停了下来。

    进攻的将军们也不是傻子,哪国也不愿意做损失最大的先锋军。

    由此,战事迅速进入僵持阶段。

    可以说换上的新弓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夫人总在意想不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