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之后。
赵维桢步入咸阳宫偏殿, 刚好李斯也在。
如今的李斯,名义上为客卿,实际上做的是随秦王记录、建议之责, 四舍五入就是少年嬴政身边的总裁助理,属于直接无缝入职996。
见赵维桢来, 嬴政完全没当外人“昨日仲父回来了”
赵维桢轻轻点头。
昨天的时候,出使大半年的吕不韦, 紧赶慢赶,于嬴政正式即位之前赶了回来。
“在家休息呢。”赵维桢说“本是要同我一起, 被我按住了。”
“若无大事, 可等上朝再说。”嬴政认同道“没必要专程来一趟, 夫人可是有事”
“有。”
赵维桢说“几日之前, 一名来自韩国的水工郑国于酒肆拜见了我,说是想为秦国修水渠。”
“韩国的水工”
嬴政还没开口, 身旁的李斯愕然抬头“那为何要来秦国兴修水利”
果然, 正常人的第一个反应都是如此。
赵维桢颔首“我也想不通呢。但我与郑国交谈时, 发现他言之有物、经验丰富, 又不像是信口开河之人。”
嬴政歪了歪头“信口开河”
赵维桢“呃就是随口胡说的意思。”
她总是说出一些奇怪的词,嬴政从小就见怪不怪。
“倒是个好比喻。”嬴政说“既然能让夫人高看几分, 此人确实有点水平。”
“所以我还是想把他推荐给王上,让王上来定夺。”赵维桢说。
嬴政没有立刻回应。
少年国君想了想,而后凤眼一转,瞥向了李斯“你以为呢”
李斯沉吟片刻, 面上的表情不太好“国君年少, 马上即位。这一年来, 出使、征伐不断, 足以让六国知晓王上并非软弱之人。如今秦国越发强大, 正欲行灭韩之事,纵然此为机密,可这个时候,韩国突然来了个人说兴修水利感觉不仅仅是表面这么简单。”
赵维桢平静地认同道“恐怕是个间谍。”
李斯“”
嬴政“”
她的话语落地,嬴政与李斯俱是一顿。
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赵维桢知道历史。
大名鼎鼎的郑国渠,是个利国利民、惠及一方的大工程。秦国花了十年修渠,修成之后,郑国渠大大地增加了关中地区的灌溉面积,提升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力,从而为秦灭六国奠定基础。
但实际上郑国来秦,本意不是为了帮助秦国。
韩国的国君恐惧于秦国,便送郑国来秦,为的是修渠来消耗秦国的物力财力,从而放缓攻韩的步调。
谁能想到物得其反,“疲秦之策”非但没有削弱秦国,反而使得秦国变得更为强盛。
千里送人头莫过于此了。
所以当郑国出现在赵维桢面前时,她和他简单聊了几句,就答应为他引荐去秦王交谈。
这可是技术型人才没道理人送到面前还拒绝的。
“我见郑国后,就派了商队去韩国。”赵维桢说“相国在新郑有商铺,可深入打听打听。不过我以为李卿说得对。”
她看向李斯“当今六国都认定秦国野心勃勃,不可抵挡。此时说大兴水利,肯定要放缓步调,郑国名为秦利,实则行间,八九不离十了。但我觉得,这是韩国小看了秦国,送秦国一个白捡的便宜。”
不说别的,历史上所谓的“疲秦之策”就没什么用,而现在在农具、种植物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