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1章 第 261 章(2/4)
的做出成品出来了。

    江明铛来看了几眼,对范晓娟说“真不愧是老师傅,这种工艺从开始学,到正式做出成品,在欧洲起码要一年功夫。”

    华英厂居然花了两个月就办到了。

    不仅是能做出来,手工艺的精致程度跟欧洲产线下来的纯手工制品是一模一样。

    这样,华英厂有了三条生产线。

    木工车间,流水线车间,和纯手工制品车间。

    与欧洲师傅同期来到华英的,还有杨阳的团单。

    现在很多学校要做校服嘛,杨阳现在在周边省市跑单子,专门给学校定做校服,不但如此他还提议在校外开个小店,专门卖学校同款的校服,一般小学生也就入学的时候会做一批,但是孩子大了起来,就算刚开始做大了一点,没过两年就要重新买。

    没想到这个生意还真是好做。

    一件衣服是赚的少了点,但校服的批量大,主要就是走量,刚好车间装修出来,又晾了两个月,马上就投入使用了,这次华英厂又招了一百多名女工,还是从京市招的下岗女工。

    下岗工人再就业这个话题,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社会热门话题。

    只是没想到以前濒临倒闭的华英厂,现在也能帮兄弟单位解决下岗人员的安置问题

    当然,新招进来的人在待遇上肯定不能跟以前的老员工相比,否则又该有人心里不舒服了,比如说我们是跟单位共同进退,熬过最艰难的时间的,可你们刚进来,就跟我们同等待遇,这谁能服气

    公司确定好方案,要招收这批员工以后,老员工也急了。

    人多嘛,就会影响奖金包,一百人分钱,跟两百人分钱,那分到手的就是蚊子大腿跟小腿的区别了。

    不少人甚至直接找到总经理老朱同志。

    老朱这个甩锅侠,照老规矩,又把事情甩到范晓娟身上。

    说就是一句“找小范啊,我人老了,啥也不懂。”

    敢情他老人家就是个看场子的

    范晓娟也发愁啊,人不患寡患不均,能跟一起进退的姐妹们分享,可外面来的是怎么回事。

    好比家里面一群孩子,都吃的不错,但突然妈妈从外面领回来了一群孩子,这不是就有人闹意见了吗

    范晓娟想了很久,突然想到前世韩鹏飞跟她说过的话“我们一个公司的,发个奖金都有厚此薄彼呢,像我这么优秀的,我们做的产品好,发的奖金就多,你瞧瞧薛思楠那货,他不行,他虽然跟我一个公司,可他奖金才我一半,他养不活咱星星。”

    这事儿倒是让国企出来的范晓娟觉得稀奇,一个单位的发奖金还能厚此薄彼,还没人有意见

    后来韩鹏飞给她解释了,才知道,每个人负责的产品线不一样。

    你产品线不挣钱,发的少了你还好意思瞎咧咧

    “分产品线,产品线根据经营情况跟利润情况发奖金,新招来的让她们去做杨阳的产品,咱们的核心员工还是老员工。”把好的产线当然是要留给老员工了。

    这也不能怪范晓娟厚此薄彼了,老员工是跟着华英一路干过来的,一路风风雨雨,可不能因为所谓的面子问题,让老员工寒了心“基本工资咱们还是一视同仁,福利待遇和其他的都不要有任何的区别。”

    一方面公平,可另一方面又不公平。

    这才是高明。

    区别就在奖金包。

    国企喜欢拉平均数吃大锅饭,她不干这事儿。

    华英厂的奖金跟工资的比例就很玄乎,但看工资,是跟其他国有企业差不多的,区别在于奖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