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6章西安的底气(1/4)
    根据最新统计

    澳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世界日报已经达到17000余份,排行第二的布里斯班信使报日发行量达到8600余份,墨尔本记事报2000余份,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读报受众群体,发行规模日渐扩大。

    世界日报和布里斯班信使报都是中英文双刊,墨尔本记事报则是纯英文报纸,受众群体显然少得多,影响力也局限于南方洲一隅。

    从以上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昆士兰州培养出了一批文化程度较高的读者群体。

    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出生于雏鹰学校的知识分子,在走上社会后,进入各政府部门、厂矿企业成为实力中坚,也是日益扩大的中产阶层重要组成部分,有能力消费报纸这样的文化刊物。

    红堡早已经放弃了发展初期全民扫盲的政策,李福寿的初心是好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政策并不合时宜,耗费极大而且成效微乎其微,就像吹起的泡泡,在汹涌的华人移民潮中迅速破灭。

    在如今昆士兰州近千万移民人口中,93以上都是文盲,能够识文断字的不超过70万人,绝大多数都是雏鹰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这是李福寿坚持多年,耗费千万英镑重金培养的结果。

    横向对比来看

    昆士兰州华人移民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首先移民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比例占据7成以上,而且受教育人群绝对数量较高,近年来进入澳洲的雏鹰学校青年学生,年均已经达到89万人规模,是高素质人才群体。

    这有力的补充了社会人才缺口,是科技进步的新生力量。

    在欧美社会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产阶级年轻人通常会接受中学教育到1819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接受大学教育或高等职业训练的人数不少,是当今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

    整体而言

    欧美社会在校的学生人数仍然不多,神学教育和拉丁语教育占据了课程的过半比重,只不过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在中学教育阶段增加了一些数学,物理,化学,音乐艺术的比重,宗教氛围十分浓郁。

    高等教育阶段则有相当数量的增加。18751889年间,德国学生的数目增加了17倍以上。

    18751889年间,法国学生的数目增加了26倍以上,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变化,说明欧美社会中产阶级更加重视教育。

    然而据统计

    年龄介于12岁到19岁的法国青少年,上中学的比例仍然不到3,总计77万人,差不多也就是雏鹰学校的规模,而撑到毕业考试的只占这个年龄层的十分之一,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辍学。

    大部分学生单纯就是学不进去,有的则是讨厌宗教的灌输性教育抑或是发怵困难的拉丁文,真正因为经济原因导致缀学的反而不多。

    与法国相比,德国的教育形势就好得多。

    1889年德国1219岁的在校学生数量达271万余人,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国人口数量更多,另一方面德意志帝国也更加重视教育,尤其是容克军事贵族普遍要求接受高等教育,这是成长为一名优秀军官的基本素质。

    要论欧美教育强国,还得属英国排名第一,青少年年龄段在校学生达到40余万,每年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数量超过3万人,由此诞生了一大批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教育质量全球顶尖。

    果然不愧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最早步入工业化的国家,英国的科技底蕴是其他欧美强国比不了的,当今方兴未艾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创造以英、德为主,法国人敲边鼓,美国人拾牙慧,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