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郑翰林的伤怎么样了”
“我离开那日,看上去已经好多了只不过”
李萱儿当着母亲的面,不想说出她的怀疑,掩饰道“只不过白云寺那里条件不好,和尚吃得寡淡,也没什么肉吃。阿兄,你让人给他们送些牛羊肉,伤才好得快嘛。”
李温满口答应。
晁美人叹口气说“唉,你们兄妹俩都长大了,明年成了亲,在宫外相互照应,少惹点事,阿娘就该烧香念佛了。
这位郑翰林,你父亲一直都很喜欢他,可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对他起了疑心。我猜,是因为温儿你,与他走得近的缘故。”
“疑心一定是杨玄价,兔死狐悲,他不可能查不出,弹劾马植的折子,是郑翰林放进去的。”
李温有些丧气的说“父亲如今只听得进杨玄价的话,我在佛堂抄经,无意间听到那些内侍议论,父亲已下诏,今年十一月,父亲将亲试举人,还命四郎观试。我想去问问父亲”
“阿兄,你糊涂。那些内侍哪里得来的消息又怎会在佛堂那么偏僻的地方让你听到估计就是想要你去找父亲闹,你可别中了计。
八月诏,十一月试,时间短,多为口试。你若真想参与,我建议你顶个别人的名头去考试,在大殿上让父亲考考你。”
“这能行吗他考我倒是不怕,可冒名是欺君之罪,不能连累了别人。”
李萱儿笑道“我说一个人,保准你顶了他,父亲不但不会生气,还会龙颜大悦”
“你别拿小孩子的把戏逗你父亲,回头弄巧成拙,你阿兄还不知怎么罚这几天跪经还没跪够大朗也不要去和四郎比,我们在前朝没人,平平安安的,就够了。”
晁美人有两个长大成人的孩子,她已经很知足,儿子不受圣上喜爱,有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她也无能为力
李温出生、长大都在光王府,亲眼所见父亲当年狼狈。那个被文宗、武宗当众戏弄,耻笑陷害的光王,如今坐在大殿龙椅之上。
他否定前朝正统,更想抹杀被辱的记忆。李温少年时,因为是光王府长子,常常跟随父亲参加宫宴,亲眼见父亲装傻的一幕幕,圣上看见他,就会不由自主想起自己的耻辱。不如不见。
而其他皇子,没有这个经历。
正是有了圣上这个“不喜长子”的态度,宦官们在选定自己下一个扶持目标的时候,总是用狠踩长子,来突出其他皇子的优点。
四郎夔王李滋,生在王府,可入住大明宫时才两岁,他的记忆中,父皇从来就是英明神武,卓尔不凡。追求似太宗先祖之功德的圣上,当然更满意这样的父子关系。
李温早知自己状况,有人给他出主意,钟情吃喝玩乐,让圣上觉得他没有政治野心,他就安全了。所以,在遇到郑颢之前,他就是个京城皇族混混。
郑颢从河西回到长安,李温已经在藩篱坊混了两年。
一次,十七岁的李温,在和几个公子郎君吃酒赌钱时,“遇到”了刚回京的郑颢。
“郓王殿下,我给您介绍介绍,这位就是刚刚游历天朝大地,荣归长安的郑三郎。他两位叔伯都是”
郑颢笑着打断到“我们吃酒,关父亲叔伯什么事难道我们除了父辈祖上,就没有属于自己,值得被人记住的地方”
这话和平时大家的观点不一样,因为他们都是躺在父辈祖上荫蔽下,消费祖上阴德的蛀虫。不需要努力,有钱花,有酒喝,有女人泡。士族名号,就是他们的名字。
那公子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