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达以前就是干工地的,有很多同行的老伙计,虽然后来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选择回家种地,这些年也没有和工友们断了联系。
这次起院子,自然第一时间找到他们,大家亲兄弟明算账,图的是人底实靠得住。
爸爸把人工的事解决完,方浩那边的原材料也定好了,砖厂、沙厂、水泥经销点、二手门窗市场和瓦厂陆陆续续把东西送到张家。
可谓是万事俱备,只差开工。
张方两家都不兴迷信那一套,也没找人算日子,某天早起一看,今儿天气不错,那就动工吧。
方浩骑车带着张承梅去镇上割肉买菜,张凌趁着九安睡着的时候刷洗碗筷,至于张承轩,则拖着石膏腿坐在轮椅上监工。
他的功课做得很齐全,不仅确定猪栏的外型设计,还查了相关的政策资料,考虑到环保问题,与其现阶段为了省那点钱将来再翻工,不如在最开始就把雨污分流、化粪池都建好,一劳永逸。
包工队里好几个泥瓦匠都是老手,经验丰富,张承轩和人细细讲解一通,很快抓住了建造的关键所在。
见他们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张承轩交代正和老伙计一起干活的方达几句,自己回家帮大家准备饭菜。
上河村村子不大,谁家出点动静基本瞒不了多久,乡亲们眼看着一辆接一辆的大车在张家停了又走,很快就有好事的人上门打听。
正经营生,张承轩也没什么好避人的,如实告知相邻自己要开养殖场,消息很快传开,对此,村里人反应不一。
如杨朋一流,是事不关己派,你发财他不会嫉妒,你亏钱他也不会畅快;还有张承强、张承亮这样的唱衰派,心里存着旧怨,见不得别人一点好。养殖场还没建起来呢,两人就忙着四处败坏张承轩的名声。
“哥,张承亮实在是太气人了。”张承梅去小卖部买烟酒,拉着脸回来。
“怎么了”
张承梅把电动车停好,“他在小卖店门口骂你,被我抓了个正着,可惜我嘴笨不争气,没吵过他。”
张凌抱着九安从里屋出来,“姑,你和这种人计较什么,干生闲气,他自己日子过得一塌糊涂,也就只剩下那张嘴不饶人了。”别看她不怎么出门,村里事大多都有耳闻,这都是托那位大嘴巴婶子热情传播的“福”。
张承轩点点头,“凌凌说得对,为那种人生气不值当。”
“嗯。咱们今天中午做什么饭家里菜种类不多了,做下酒菜怕是不够,要不我再去买点”
张承轩想了想,“不用,有新磨的面粉,蒸包子吃吧。”
“也行。”
养殖场完工后,张承轩去医院拆掉了石膏,等经营许可证批下来、第一批生猪入栏时,他已经行走的和常人无异。
身体康复的张承轩第一时间投入到牲畜的基础医学保健学习中,他打听到消息,主动报名了当地畜牧局举办的一个养殖培训班,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
腊月中旬,首批生猪的育肥完成,方浩找相熟的中介人上门看了看,趁着年底行情好这股顺风,将它们卖了出去。
投资后收到的第一笔回报,十二万块钱放在桌上,大家都很激动,但还是按捺住心情,由张承轩记到账本上,作为后续资金继续投到猪场。
“咱们自留的母猪仔长成还需要时间,在生猪价格高的时候买进成本太高,也不划算,可以等年后价格回落时再做打算。还有咱们之前买的那几头母猪进入发qg期了,浩浩你明早跑一趟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