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章 第 72 章(2/4)
多的反应。

    张耳心事沉重,倚在石砖上,远眺乌蒙蒙的远方。

    一望无尽的平原上,整整齐齐地驻扎着数不胜数、此刻微映淡淡月辉的军帐,将这座临淄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定睛看去,还可见手持火把的一道道深色人影,在其中有条不紊地巡视着。

    临淄这座孤城置身其中,就如在江心的一片枯叶,随时将被翻卷来的浪潮击打沉沦,彻底覆灭。

    张耳登高远望,盯着一道道朦胧却醒目的火光,怔然出神。

    直到被越发冰冷的夜风吹得打了个寒颤,才一下清醒过来。

    回去罢。

    张耳眼下满怀顿挫失意,步履蹒跚地欲下城墙。

    结果才下几步,远处忽然传来阵阵歌声

    歌声起初只是堪称微弱的轻响,随风声荡漾。

    然而不出数息功夫,便因越来越多人声加入唱和,变得响彻四野,贯入临淄城人耳中。

    酣睡的人迷茫醒来,清醒的人潸然泪下。

    被临时征用的齐兵一脸茫然,他们不通赵话,只听出歌声响亮而凄婉,令闻者胸口抽紧,倍感伤怀。

    但追随张耳多年、于之前恶战中幸存逃至此地,一困就是数月的赵兵们,哪会辨不出熟悉的乡音

    他们只听了一小会儿,便被勾起思乡愁绪,加之前路茫茫,生死不知,更是泫然欲泣。

    不知谁先启头和歌而唱,不出片刻,临淄城中凡是醒着的赵兵,皆难耐满心郁结,泪水纵横,情不自禁地和声同歌起来

    一时间四面八方都响起了凄婉悱恻的赵歌,混杂其中的哭泣声亦是清晰可闻。

    此起彼伏间,早已分不清哪些源自楚军营帐,又有哪些源自城中赵兵了。

    张耳则大惊失色。

    即便他的头个念头,便是楚军故意用计乱他军心,但潜意识里还是浮现出个叫他不敢相信的可怖念头。

    楚营之中,怎会突地冒出如此之多赵兵来

    张耳心中悚然而惊,喃喃自语道“莫不是楚人已尽得赵地”

    他非是赵人,却治赵地甚久,加之视其为最后退路,情怀非同一般。

    因所受震荡过重,以至于自言自语时,竟大意地忘了压低声音,叫左右侍从听了个一清二楚。

    一听连大王亦自知穷途末路,又失去了做最后屏障的家乡,本就垂头丧气的众人再无法强撑镇定,纷纷失声痛哭,再无法拿稳手中兵器。

    张耳见此情形,不由仰天长叹,久久无语。

    那日盟军打项羽个措手不及、连下三地、屠戮楚地的威风,仍历历在目。

    怎才错眼功夫,即每况愈下,落得孤身为战,四下无援的境地

    他想不清楚,也无暇再想清楚。

    张耳默默回到屋中,未理四周凄凉赵歌,也无心鼓舞泪如雨下的众兵将,兀自派出许多斥候,打探各个城门把控的状况。

    待听取完毕,他心中重新燃起一线希望来许是因南门朝向楚地之故,楚军于那处看守最为空虚,仅得千余人。

    张耳实在不愿相信,赵地真已沦于楚军之手。

    为着最后那丝侥幸,他决心撇下这座孤城,精简随从,趁夜突围北上。

    哪怕真丢了赵地,实在要死,他也不愿葬身他乡,宁肯死在回家乡梁地的路上。

    于是一炷香后,北门处忽战鼓高擂,声势大作,城中赵兵好似失心疯般欲要朝外突围,一下吸引了围城楚兵的注意。

    趁着楚兵纷纷朝北门聚去时,张耳仗月色遮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