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三章(3/4)
那你就完了。因为这个题目出自于孟子的“王速出令,反其旌倪”。也就是说,考官把下半句话搭在了上半句话里。

    这种奇葩题目,沈游初次看到的时候都觉得考官也挺难的。

    科举出题要求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拢共就这么多句子,这么多年来题目都被出干净了。考官们迫于无奈,只能出搭截题。

    更惨的是要是考官们出题水平太次,那是要在士林中被别人笑话的

    搭截题又偏又难又怪,怪不得古代考官难做、学子难当啊

    来当考官的大佬们想割韭菜还得先拼命给韭菜们设置障碍,以免韭菜们水平太次,导致自己收到的小弟水平太烂。

    沈游感叹完前路漫漫,完全不敢坐在陈靖他们身边,生怕学渣们手抖得写不出字来。

    她放空了自己,干脆跟着这三个学生一块儿再度梳理自己的培训体系。

    整个生病期间,沈游让齐桓寄送了大量的题目,从最底层的县试到最高的殿试,全部的八股文、策论、试帖诗。

    尤其是八股文,每一道题目沈游都要翻到出处,根据当年公布的成功通过考试的考生试卷来总结出学生们的破题思路、考官们对于这个题目的文章偏好。

    试帖诗这种东西沈游是教不了了,但这玩意儿只需要你格式合格,别搞什么骚操作就好。你要是能够风采风流固然好,你要是作诗匠气也可以。反正也不是太重要。

    毕竟考试先看四书文、再看五经文、最后看策论。但凡前三场能过去,基本就取中了。

    所幸最重要的八股文、策论沈游还是可以教授的。

    事实上,若论起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沈游踩着风火轮都赶不崇明书院里水平最次的先生,但是沈游要教导的是学习方法,从无数题目中总结出来的破题思路。这才是沈游最珍贵的经验。

    除此之外就是策论,古代考生多数两耳不闻窗外事,所以天长日久之下八股文就成为考官最看重的,因为要根据时事来写的策论绝大部分考生根本没那个能力。久而久之大家就默认了通过八股定名次。

    但是对于绝大部分考官来说,真的见到了优秀的策论文,自然是见猎心喜的。毕竟考官们固然是通过八股晋身的,但是真到了当官的时候,也知道策论的重要性了。

    届时只要你写的八股文还过得去,虽说不可能取中你做前三,但是大家也愿意低低的给你一个名次。

    虽然吊车尾,但是好歹也过了啊

    沈游求得就是这一个“过”字,毕竟四个月魔鬼培训就要把学渣变成学神,沈游还不如自己去变性考科举来得快。

    这一厢沈游陪着三个学渣做题,那一边钱先生怒气冲冲的进了内间。

    一进内间,钱先生当即炮轰沈游。

    “敢问沈先生何意”

    沈游睁开眼睛,一看钱先生进来,顿时疑惑道“怎么了”

    “沈先生为何单独辅导这三人竟将其余子弟丢在外头,不管不顾。”

    沈游解释道“我当日来之前就告诉过山长,我只教授想要学习、想要科举的人。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浪费在自己不想上进的人身上。”

    想科举入仕的人那么多,这又不是搞义务教育,我为何要花费时间在一个不求上进的人身上

    钱先生一哽,“那沈先生也不能如此武断,这十二人虽顽劣了些,却也不算是不堪造就。”

    钱先生当即想到,“莫不是因为方才来时我说的过的那些评价”

    他懊悔的要死,早知道就不说那些话了。

    沈游一叹,“不关钱先生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