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之所以又想起这件事,倒也不是王谨想要越俎代庖,在大姐的婚事上指手划脚。
只是,自由恋爱在这个时代终究是不太现实的。虽说如今的社会风气还算是开放,闺中女子出门交际也很正常,但无论男女,一般都是只与同性来往,并没有多少机会结识异性的机会。
不过平民百姓家,其实倒也并没有这么多顾忌,尤其是乡下,许多男男女女都是打小一块儿玩大的。其中也不乏有青年男女之间互相看对眼,最后喜结良缘的佳话。
但王谨的大姐王蕙却并不是一个热衷于交际的人,尤其是当她的容貌越来越出挑之后,就更不爱出门了。连闺中的小姐妹都没有,更别说给自己挑夫婿了。
有时,看着大伯母为大姐的婚事发愁,王谨其实很想说,不嫁人也挺好的,王蕙自己就能挣钱,再说还有王谨三兄弟。
只是王谨能看得出,王蕙多少也是对爱情有些向往的。如果能尽早将亲事定下来,还能有时间多跟未婚夫熟悉熟悉,培养培养感情,王蕙的心里也能更踏实些。
王谨可没有那种,因为自己要走功名这条路,所以就压着家中的姐妹的婚事,将来把她们当成敲门砖来攀附权贵的想法。
在他看来,王家的女眷都没有宅斗的那根筋,就算她们自己想要嫁进什么高门大户,王谨都要劝她们三思。
封建社会的女子本就不易,王谨自然要多为她们将来的幸福考虑考虑。
只是,因为王谨很少在家里提起私塾的人和事,几家人互相走礼也一般是由他们的仆从送上门,王家人至今还没见过他的同窗,所以,王谨便打算先把齐佑的条件都摆出来,看看大家的想法。
“奶奶,大伯母,我在私塾里有一位同窗,名叫齐佑,是齐先生族中的后辈,今年十六岁。我同他相处了两年,感觉这个人还不错,所以就想跟你们说一说。”
话音刚落,在场的人,哪怕是最迟钝的王诚,也反应过来王谨的意思了。
王蕙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但还是悄悄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这齐佑是个什么样的人。毕竟,对于小弟的眼光,她还是有些期待的。
于是,王谨便仔细介绍了一番齐佑的情况。
“总之,他是个靠得住的,有责任心,人也上进,考上秀才是迟早的事。”王谨还是有些保守地说道。
但王家人都觉得这个条件已经算是非常之好了,邓氏和董氏更是热烈地讨论了起来。
“家里没公公婆婆要伺候,亲近的人只有个族叔,还是他的先生,虽说这孩子可怜,可他将来的媳妇可就有福气了。”董氏道。
董氏自己和婆婆亲如母女,妯娌关系亲近,自然也不想让女儿将来遇上个刻薄婆婆或者难缠的妯娌,这样的人家确实再轻松不过了。虽然这想法自私了些,但为了女儿将来的幸福,自私一点又算什么。
“而且,听三郎说,这孩子以前的性子虽然有些拐,但错了知道改,还真的能改好,就能看出这孩子不是那种自以为是、不肯认错的。这样将来就算两口子闹些小矛盾,他也知道反省自己,不会什么过错都往媳妇身上推,这一点是真的难得。”邓氏老道地点评道。
王谨点了点头,这也正是促使他最终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自己早就习惯了男女平等,可不想让自己的姐姐嫁给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丈夫。
王蕙的亲爹王修平在一旁总结道“家里没公婆奉养,品行好,性子好,人还聪明,也肯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