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人不光是听,他还听懂了,还能说得一套一套的,让自己这个兄长想反驳几句都找不到理由
恨恨地瞪了一眼王谨的小脸,王诚抢过王谨手里的枣花糕,一口气把剩下的几颗红枣全都抠走,一股脑儿地塞进自己嘴巴里,接着又哼了一声,然后便鼓着嘴巴愤怒地转身离去。
王谨默默地吃掉了手里这块失去了枣的花糕,嗯,正好他还觉得有些腻呢。
说起来,由于王谨前世对于人情世故这方面的欠缺,这辈子的头几年,他特别喜欢被邓氏抱着去听村子里的几位老太太说闲话。
这不仅让他知道了村子里的许多八卦,还让他明白了许多家长里短、人情往来这方面的道理。虽然只是一个小村子里每天的琐碎日常,但他还是以小见大,想明白了不少关于人生哲理的问题。
而今天之所以要对王诚说这番话,就是因为他之前听说了不少小两口成婚之后才发现性格合不来,于是天天吵架,搞得家里乌烟瘴气,老人小孩都不得安宁的例子。
这让他不禁有些担忧,毕竟王家如今的氛围十分和睦,他并不希望看到这种氛围被人打破。
虽说相看的时候有媒婆介绍情况,两家人私底下也都会打听对方,但有些性格方面的小问题,肯定只有极为熟悉的人才能窥得一二,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打听到的。
而之所以要求女方家里人口简单,是因为,王家从上到下,都是一群十分怕麻烦的人。
王家的老太太邓氏,娘家是太原城里的商户人家,也曾辉煌过几年,可没多久就因为误信小人迅速败落了。
邓氏的爹娘早早就去了,她只能依附于叔伯家,可很快他叔伯家也自顾不暇,邓氏也到了年龄。
于是,邓家老太太便拍板将他嫁进了王家,然后举家搬去别处了。
而当时王家的当家人,王老爷子的爷爷,之所以同意这桩婚事,就是看中了邓氏“有娘家等于没娘家”这个情况。
这位王家老祖宗,当初在老宅里,一不懂读书二不会宅斗,每天过得那叫一个水深火热,最烦的就是后宅里的那些污糟事儿。
在他看来,他的那几个叔伯兄弟之所以关系越来越差,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媳妇都有外心,什么好事都只顾着自己的娘家,这才每天为了三瓜两枣你争我夺的。
因此,他对儿媳妇、孙媳妇的人选十分看重,筛选的第一关就是要求家里必须人口简单。
在他看来,这样的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性格再差也能扭得过来。
不像那些跟几十个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姑娘,自小就看着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事长大,一不小心就会被养得十分小家子气,关键时刻只会顾着自己。
他们老王家人口单薄,当家的媳妇,一定要找一个立得住才行。
这些往事也是王老爷子喝多了之后悄悄向王谨透露出来的,对于这位老祖宗的想法,王谨虽然不能完全赞同,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位老祖宗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
起码王谨的奶奶邓氏,就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母人选。又能识字,又会算账,一手厨艺更是没得挑。最重要的是行事有章法,作风大气又不失细心,凡事都有商有量的,也从不搞搓磨儿媳妇那一套。
为了跟村人打好关系,邓氏也会经常出去串门,跟老太太们闲嗑牙,但却从不在背后说人坏话,听了别人的私事也不爱乱传,在村里的人缘一直不错。
而王谨的大伯母董氏,跟邓氏的情况也差不多。
董家是邻县的一个小商户,董氏的母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