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两人的谈话几乎进入尾声的时候,萧蔻在一旁听出了结束之意,心中松了一口气,想着终于可以离开这里。
没想到,和柏衍说完了话的济源,却突然转头看向了萧蔻。
带着慈和的微笑道“阿弥陀佛,这位女施主乃是我佛难得的有缘人,济源今日有幸得以一见,实属有幸。”
萧蔻闻声心中又是一阵狂跳,握着茶盏的手随之一僵。
对面两人都在看她,济源慈和平静,柏衍诧异打量。
强忍住心中的变数,不让异常浮于面上,萧蔻微笑着回答济源“大师过誉了,只是小女子并非信徒,便不敢劳烦佛祖费心。”
济源却微微摇头,意味深长的道“心中有信条者,便是有缘之人。我佛从不记恨,施主无须挂怀。只是今日贫僧有几句话想要留给施主,若来日施主心入迷途,还请施主多思多想。”
我佛从不记恨,施主无须挂怀。
明白其中深意的萧蔻,脸上的笑慢慢的淡了下去,顶着柏衍探看的目光,她没有表现出大惊失色的神态。
点头应下“大师请讲。”
“轮回本是机缘巧合,此生有幸怨愤已了,还请从此放下执念,不忘初衷积德行善。”
济源的话,印证了一切不是巧合,也让萧蔻瞬间便白了脸色。
她惊诧之间,紧紧盯着济源的双眸,那双苍老的眼眸中只有平静和祥和,一丝波澜也无。对面的老和尚,竟然看出了她是重生之人,却一点也不惊讶。
对面的得道高僧给她留话,是为了提醒她放下执念,其中并没有恶意。
佛祖不怪罪,她便安心了。
再说放下执念这件事情,萧蔻并不心虚,从下定决心离开燕京城时,便是将一切都放下了。此后是福是祸,全由自己一力承担,绝不会出手祸害他人。
她明白了这件事后,瞬间有如醍醐灌顶。收起了自己的防备,萧蔻眼中带着澄澈回视济源,双手合十道“大师所言,信女谨记,从不敢忘。”
从“小女子”到“信女”的改变,便是她对济源的保证,也是对佛祖的保证。佛祖知是非,她心愿臣服。
济源满意点头道“既然施主今日愿意相信贫僧所言,来日若有难渡的劫,施主可再来寻贫僧,贫僧定会尽力相助。”
话毕之后,济源便起身告辞离去。
留下柏衍和萧蔻,萧蔻细细记下济源的话,柏衍从头到尾将萧蔻的异常看进了眼中。两个人各有心事,场面再度凝滞了下来。
柏衍盯着低头思忖的萧蔻打量,眸中的神色幽深难辨。
今日还没过完,不知道她还有多少意料之外的插曲。
济源离开时,数着庙中钟声敲响的次数,已经是酉时末。
等萧蔻和柏衍走出禅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今夜在寺内暂作休息后,明日便会到金陵了,水路奔波二十余日之后,终于在陆地上休息,今夜能安稳的睡一觉了。
不需寺中僧人领路,柏衍便熟门熟路的带着萧蔻进了一座清雅的院子,看样子像是来过这里。
仆从另有休息之处,只有安书和青竹,跟着主子进了院子。
院中的两个厢房隔着院子,门对门的遥望。
柏衍率先进了右侧的房间,剩下的一间自然便是留给萧蔻的,她自觉地带着青竹回了房,随意用了些院中素食,没过多久就歇下了。
也许是今日济源的话,让萧蔻放下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