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三年,南方部族发生叛乱,谢昭擢升正四品承宣使,奉命前去平叛。这场战争中谢昭以其高超的军事才能惊艳世人,不到半年便平息战乱。
班师回朝后,景明帝升他为枢密副使。
身为从二品大员的他重回北方防线,正式重塑军纪,整练新军,无数次拒敌于城门之外。
他开始上书请求出兵对北方外族进行反攻,夺回被侵占多年的国土。
这个请求却引起了众多大臣的恐慌,无数官员弹劾他骄横跋扈,为一己私欲妄起战端,不恤将士。更有甚者弹劾他图谋不轨,有不臣之心。
谢昭身为枢密副使,在外手握重兵,他的祖父谢容时任参知政事,在内掌朝中大权。
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引得景明帝忌惮不已,在他的默许下弹劾愈发激烈。
谢容看出景明帝的猜忌之心,于是以年老体衰为由主动上书请求致仕,景明帝假意挽留一番后便应允了。
在谢容这一作为之后,景明帝终于开始呵斥弹劾的大臣,却并未同意谢昭的请求。
没有了谢容在朝中照应,面对猜忌日渐加深的帝王,谢昭的处境越发艰难。
新上任的参知政事与谢容政见不和,时常以担忧谢昭擅起战端为由扣押北防边军的军械粮草。
最终在北方外族的再一次入侵中,迟迟等不到后勤支援的谢昭,被迫率领粮草断绝的边防军开门迎敌,面对十数倍于己的敌军死战不退。
鏖战一天一夜后,城外血流成河,谢昭身中无数刀枪剑戟仍屹立不倒,无数将士尽皆赴死。
未过而立之年的谢昭死在了景明十六年北方寒冷刺骨的冬天,为他收敛尸身的却是敌国将领。
万里河山终是血,壮志豪情转头空。
从踌躇满志到心灰意冷,从希望到绝望,惊才绝艳的谢昭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大齐朝的天空。
谢昭死后的第四年,外族再次破关入侵,一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大齐国土接连失陷,齐朝抵抗失败,最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