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章 第24章(2/3)
    这可不是现代人写小说,自己喜欢的人物也要恰当地写一些缺点,这样能让人物更加饱满。大家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毕竟这世上哪有什么完人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人世界观里的神圣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了。
    这不奇怪,当神明都被推倒,还有什么能维持神圣
    但是古人就不一样了,这方面更加极端,或者说更加理想主义一点儿。如果一个人被评价成坏人,那么他从头到尾就全都是坏的反之亦然既然上古贤王尧舜禹这些被孔子推崇为圣王,那他们就是处处完美,没有一处不好
    除非有一天孔子从棺材里爬出来改设定,不然这一条就是不可能动摇的
    事实上,不只是孔子,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的知识分子都赞同尧舜禹三世是圣王。
    尧舜禹三世时的盛世现代人认为是生产力低下、统治地区狭窄、统治方式松散的产物,吹的再漂亮也改变不了那是部落时代的事实由尧舜禹到秦汉,生产力其实是发展的但对于没什么考古能力,认识能力也不足的古人,他们是看不到这些的,他们认死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理想国。
    与其说他们憧憬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尧舜禹,还不如说他们自己依照不断的想象、修饰,完善出了一个属于华夏知识分子心中的、理想的盛世,并且时时刻刻追思,以致君尧舜为最高理想。
    许盈搬出这个说法,就连许仲容都无话可说。只能有些气急败坏道“你小小年纪又能知道多少你知道什么是和就敢说这样的话”
    许盈原本还愿意好好说,然而见到许仲容理论不过就用年长的优势、老师的身份压人,就懒得再规规矩矩了。直接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儒家之道和为体用,如何能不知”
    说完之后许盈又补充道“不过我亦觉喜怒哀乐之句可省去,凡是发而皆中便可谓之和了,何必喜怒哀乐之事”
    许盈补充的说法其实就是近代国学大家杨遇夫先生在他的论语疏证上的观点,这也是广泛受到认可的。
    此时,不等许仲容说什么,羊琮便先一步轻轻抚掌“妙哉孤学论语时先生释义和为乐,即礼乐之乐,如今想来竟不如盈儿之解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盈儿什么时候学的礼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一句来自中庸,不过此时中庸大学还没有从礼记中拆分出来。
    许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只能保持沉默。好在羊琮也不是真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笑了笑之后就转头对许仲容道“盈儿这孩子与寻常孩子不同,教导他者,非当世大才不能如今在豫章,大才难得,也只能暂且请先生多劳累些了。”
    因为这句话,许仲容脸色通红表面上这是做长辈的让老师多关照自家孩子,给老师说好话,实际上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简直就是直接说许仲容能力不行,根本没资格教导许盈。只不过现在没条件给孩子找个好老师,也只能让他勤能补拙,勉强做这个活儿了。
    一般老师听到这个话绝对会生气,许仲容也不例外当即就想甩脸色不教了。只是,许仲容最后忍住了对着许盈,他可以摆老师的谱儿,在底气不足的时候凭气势压倒,但面对羊琮就不行了。
    人家再怎样也是如今皇帝的亲弟弟,亲王一个
    这样一个身份尊贵的同辈,他只有毕恭毕敬的份儿。
    半晌,他才像是从牙缝中挤出话来一样道“临川王殿下说的是,在下必会好好教导玉郎说来,在下是玉郎伯父,就是临川王殿下不说,在下也会尽心竭力。”
    虽然屈服于临川王的权势,许仲容还是有些不甘,所以说出来的话都是带刺的大概是因为临川王被排斥出了洛阳,在他看来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