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章 第十一章(2/3)
学着沈犹荣挽着她相公手臂那般抱住了书先生未背书匣子的那只手,将手也藏进他手心里,和他一道回家去。
    可惜了,我们的顺心日子还没过够两月,一人一鬼、粗茶淡饭的宁静便被隔壁阿婶打断了。
    听她而言,她有事须得回邻县娘家一趟,不过女儿尚未出阁,不便带去见外男,只好先托书先生这位当地比较出名的冤大头照料一番。
    原也算不得什么要紧差事,只是让书先生做饭时叫上她女儿朱英儿,蹭上几顿饭罢了。
    阿婶如意算盘打得极好,又搬出邻里乡亲这套说辞,连饭钱都想一并抹去,只一个劲夸书先生,对她那不省心的女儿倒是只字不提。
    可我早就听人讲那个小姑娘任性恣睢惯了,实在是难伺候的很,我和书兮一时都有些头大。
    “书兮啊,阿婶回去办事的日子里,可得一定要替我好好看顾英儿些,从前你们家难过活的时候,阿婶可没少出力呢你爹刚走那会,阿婶砸锅卖铁地好歹也给你爹出了份棺材钱”
    当阿婶絮絮叨叨说这些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万分拒绝的。可她半点不教人回绝,一张嘴皮子飞快。顺带着麻利着将朱英儿平日里爱吃的那些糕点菜市一一细数了来。临走时又补充道“做哥哥的,可不许叫人家欺负了英儿。”
    我知道书兮是绝对说不出拒绝的话。他一桩桩耐心应下了,阿婶这可总算才能安心离去。
    邻居阿婶和书兮娘亲是结交数年的“好姐妹”,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也实在纳闷书先生的娘亲怎么会同这样性格的阿婶成为至交,想来人世间的缘分也当真是奇特。
    据说当初怀胎时,两人便定下了一桩金玉良缘,若是正好生了对金童玉女,便结个亲家,也算是亲上加亲。
    除却这一层关系,邻居阿婶也没少看顾母亲亡故后的书兮,待他如儿如婿,盼着他能勤加读学问,往后中个功名学有所成,再迎娶她闺女过门,也能算作扬眉吐气了。
    不过书兮的娘生他时便撒手人寰,自此这定亲一事也便成了桩没头没尾的旧案。再之书兮早些年寒窗苦读也没能读出个名堂,后来索性去茶馆当了个说书先生,靠着茶余饭后动嘴皮儿赚些碎银子,也只勉强供自己过活罢了。
    阿婶也见书兮后来落魄至此,自然也打消了要将闺女嫁给书兮的心。这回找上门来,想必也是知道她那闺女不令人省心,街坊四邻也只有书兮瞧着老实,能托付照料,故而才来敲我们家的门。书兮说的是我们家,每每听他说时,我心底总忍不住泛起些甜意。
    翌日,我与书兮一同去给朱英儿送早饭。
    朱英儿家中算不得富贵,但总归比书兮家徒四壁的小破屋好上太多。朱家男主人在城里做些小买卖,在这小小县城中也算得上体面人家。虽说当今世道商人地位低下,但大多数人也总会对银子高看一眼。
    “有事便来隔壁寻我们,不过最好是没事。”书兮如是对她说。
    朱英儿直勾勾盯着书兮的眼神中不难看出倾慕之情,可她似有些不甘心,嘟着嘴抱怨“书兮哥哥,今日的菜英儿不爱吃。”
    我正在心里不是滋味地笑,想着平日里书兮吃的都是这些,怎么到她这儿就不行了,书兮倒是先一步开了口“对不住,家里就只有这些,你这几日就将就着吃吧。”
    她立时挑高了眉,偏不退让,说话也咄咄逼人“怎么可能只吃这些半点荤腥都没有,莫不是故意把好吃的藏起来了我要去书兮哥哥家里瞧一瞧才行。”
    一副比真正的大小姐还骄横的模样,我不得不在心下感慨一声沈大小姐,多谢高抬贵手,放穷苦读书人一马。
    书兮与我对视一眼,想来心底的无奈都是一样的。这朱英儿别的没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